上海新闻
上海本土文化与外来多元文化的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化,而这种文化元素对经济的贡献作用正日益显现。上海市统计局日前提供的最新统计资料披露,2002年文化产业对本市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11%。
统计显示,快速增长的本市文化产业,去年实现增加值391.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3%;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7.2%,比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从增加值总量来看,文化产业已经超过申城六大支柱产业中的汽车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和房地产业。
从文化产业的行业分布来看,文化服务业是文化产业的主体,占有相当高的比重。去年,全市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10.86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增幅分别高于文化产品制造业、文化商品批发零售业2.3个和16.4个百分点。
文化服务业在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已经接近80%。在文化服务业中,教育业增加值总量最高,为144.71亿元,比重为46.5%;其次是文化休闲娱乐业和文化信息传输业,分别占18.1%和15.8%。
据分析,文化服务业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市民文化娱乐消费需求强劲上升。近年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市民消费结构逐渐发生变化,用于文化娱乐服务的支出明显上升,去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用于文化娱乐服务的支出比上年增长86.6%,带动了文化休闲娱乐业的快速发展。去年,本市文化休闲娱乐业实现增加值56亿元,同比增28.7%,成为文化产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二是信息技术迅速改变传统文化交流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互联网已迅速成为文化交流和传输的主要媒介之一。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闻、游戏、短信、广告等服务业和以通讯技术为支撑的移动、卫星、有线等信息传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去年,本市文化信息传输业实现增加值49亿元,比上年增长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