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美国霍尼韦尔公司日前宣布,将亚太公司总部从新加坡移至浦东张江高科技开发区。至此,落户浦东的跨国企业地区总部的数字刷新为33家。今年1-5月,共有696个外商投资项目进入浦东,合同资金达14.8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0.6%和51.2%。而刚刚过去的2002年,浦东在没有引进新开工特大项目的情况下引进外资26.68亿美元,创下历史性的高峰。数字证明,浦东迎来了第三次外资流入的高潮。
在调整中灵活的政策增添了浦东的魅力。地价虽然不低,但浦东通过提高海关通关、项目审批等与政府有关的事务处理的效率和透明度,大大降低了“制度成本”。经过深入调研,上海和浦东相继出台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鼓励政策,去年一年就有7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性质的外商投资性公司落户浦东,引资额近3亿美元,直接效应超过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达到商务成本的降低,是浦东的又一经验。浦东的空港、海港联动以及众多商机,构成了其综合优势。浦东新区对物流发展和国际采购中心的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规划建设有关基地,改善了政策环境,2002年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外资引进超过5亿美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支持跨国企业在浦东的热土上进行技术创新,更显示了浦东的远见。按照国际惯例,大企业增资、尤其是为研发项目增资都有相应的政策配合,而国内的政策往往注重对新项目的引进,对老项目的再发展缺乏配合和鼓励的政策。浦东在这方面先行一步,于2002年中出台了鼓励大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增资的相关措施。据浦东经贸局陈炜介绍,这些措施直接带动了跨国企业为加快技术创新追加投资14.5亿美元,其中贝尔阿尔卡特、富士胶片、英特尔和威宇科技4家高科技企业增资就达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