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结合 上海外经贸企业主动招商引资
由于“非典”疫情造成的与海外经贸交流阻隔的“坚冰”开始被打破,随着近期上海部分外经贸团组恢复出国,一些对外工程承包开始谈判,不少外商重新下了订单。刚刚从越南回来的上海市外经集团董事长透露,近期在越南共有4个火力、水力发电站将举行招投标,涉及总金额达11亿美元,上海外经集团人员与电器集团联合组团正在当地积极开展工作,力争拿下这批大项目。
上海外经团组采取机动、灵活的方式,因地制宜,有的将原定两次的考察活动,并作一次进行,提高效率;有的一个团组去了,到当地化整为零,争取多接触客户,加强沟通。外经集团在越南承建的大型体育场,原来要换一批工程人员,鉴于“非典”,集团要求原先在那里的人员继续留守,做好收尾工作;最近又陆续派出一批工程技术人员,迅速进入岗位,全力以赴,确保按时按质将体育场移交给业主。
上海不少外经贸企业通过“内外结合”的办法,形成沟通“快速通道”,突破“非典”造成的被动。外经集团在3月份接到巴基斯坦一个工程项目谈判要求,客户希望在马来西亚尽快谈判,那时国内正遇“非典”疫情,外经集团董事长周晓临果断决定,派在香港的代表迅速去马来西亚与客户接洽,初步达成了意向;此后外经集团很快就成立了专门的小组,通过电传、电子邮件,在“非典”时期,始终保持与客户的关系不断,并派出人员去天津,与设计院合作做好前期准备。近日,外经集团一个谈判小组在巴基斯坦形势动荡天气酷热的情况下,在当地积极与客户洽谈,近期就可签约。据周晓临披露,外经集团还要派出不少代表团,对已中标的伊朗高速公路和圭亚那糖厂项目的实施进行深入洽谈。
灵活、积极、主动的招商引资,也加强了外商对中国投资的信心。近日,上海赴欧洲的高层经贸团在法国、荷兰等地广泛开展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国际著名商业零售超市集团家乐福公司和体育用品专卖企业迪卡侬公司表示,将大幅度提高在上海的采购量;阿尔斯通公司表示要把更多的高新技术转移到上海,增加生产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和输配电大型变压器等中国急需的产品;法国液空公司准备将东南亚地区总部迁移到上海。荷兰飞利浦公司拥有38%股份的上海先进半导体有限公司增资6.8亿美元的谅解备忘录签约仪式,也在上海经贸团访问飞利浦公司时举行。上海建工集团投资2.5亿美元参与鹿特丹港口扩建工程,通过这次访问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上海外国投资促进中心、上海产权交易中心等单位联合组团出访欧洲,也有效促成了英国一家企业在上海康桥投资3000万美元建设汽车雨刮器项目。上海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最近到英国、法国、新加坡、香港等地与海外投资商进行了密切接触,进一步增强了外商对上海股份制公司的认识,为企业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奠定了基础。上海东浩集团外服公司、上海东方国际创业公司、东方国际家纺进出口公司、上海轮胎橡胶集团等近日都纷纷派团组去海外洽谈贸易,使海外企业对上海经济最新情况加深了了解。不少国际投资商表示,上海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投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