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中国最大的打火机厂,慈溪新海打火机厂在上海松江的研发基地日前已经竣工。国内第二大机械企业宁波海太机械制造公司在沪郊泖港镇购买了150亩土地,准备迁厂来沪。奉化的服装企业,这些在国内早已知名的品牌最近都纷纷酝酿在上海发展。海太机械厂的董事长翁志伟实在地说:“同样的产品挂上上海制造,就是好销!”
“当然,这只是将工厂或总部迁来上海的企业家中的一种想法。”宁波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的权威人士分析说,最近在宁波出现的接轨上海的第三次高潮明显有共赢、竞争、联动的特点。例如,全国著名服装企业杉杉集团移师上海后,通过上海这个国际平台与迪奥、杰尼亚等国际名牌企业合作,获得了大批订单,促进了宁波这个中国服装之乡,朝着国际名牌服装生产基地的转变。
宁波和上海地域相邻,人文相亲。尤其20世纪80年代,宁波充分利用上海工业技术优势和产品扩散的机会,推动了宁波乡镇企业的发展,“星期天工程师”就是在当时产生的特有词汇。宁波的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依托上海的资金、设备、技术、工艺、人才及市场优势迅速崛起。如今全国服装老大雅戈尔,就是当年上海静安区一家衬衫厂的辅导产儿。
继后的90年代浦东开发开放,宁波接轨上海的第二次高潮出现了。宁波的规模企业中,大约有2000余家企业落户上海,从上海获得了出口、获得了订单。宁波象山的建筑铁军也开始在沪上崭露头角。宁波的杉杉,也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移师上海的。当时,上海实业界也在宁波设点办厂,长发商厦、宝新不锈钢、常洪隧道等一批项目或企业也在第二次接轨中纷纷建立。
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合作过程中,宁波兴起了接轨上海的第三次高潮。据宁波方面统计,目前宁波与上海合作企业已有近万家,宁波在沪企业有2000余家。涉及领域包括建筑、金融、房地产、石化、服装。而宁波的电子、汽配、模具、塑料等行业已经成为上海大工业、大企业的配套加工基地。在第三次高潮中,两地进行了更高层次的接轨,接轨方式也从偏重于竞争走向联合,共同走向国际市场。
最近奠基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使宁波从一段交通“盲肠”而变成交通网的一个重要节点。海太董事长翁志伟算了笔细账:泖港距杭州湾35公里,大桥36公里,下桥到宁波40公里,三者相加才110多公里。产品出自上海,无论是销往海外,还是“打回老家”都十分方便。持这种想法的企业家在宁波绝不算少数。记者在上海松江看到一组数字,每天来洽谈购地、开发业务的不下五十多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