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幕的“四新”展
张开时是把大伞,可以支在车顶上,防止车身曝晒,收起时是个轻巧的圆盘,车厢里哪儿都可塞,它叫“汽车遮阳伞”;一种外表看上去普普通通的花盆其实“暗藏机关”,它叫“营养苗钵”,据说是用麦秸杆处理后定型制成,因为麦杆本身就是一种有机肥,所以,把花草种在这样的花盆里应该会更壮实些吧,而且这种花盆还可降解,很环保呢;旅途中口渴怎么办,事先备足饮用水吗?不用,只要在车里装上一种“汽车饮水机”就能解决问题,这种饮水机采用汽车电池,普通自来水灌入后,一会功夫就产出可饮用的净水,而且可制冷制热……这些都是记者日前在上海市国际中小企业“四新”产品展示中心见识到的新玩意,数一数,这里陈列的新产品、新项目有100多种呢。
上海市国际中小企业“四新”产品展示中心设在“小企业总会”的底层。和一般展会不同的是,它永不落幕,常年设置。说起举办这个展示中心的初衷,上海市小企业(贸易发展)服务中心金融服务部和科技发展部部长李强告诉记者,小企业碰到的突出问题主要是资金、创新和市场问题,从目前来看,虽然本市已经设立了一些新技术、新产品交易服务机构,但门槛较高,大项目居多,不太对小企业的胃口。针对小企业的需求,上海市小企业(贸易发展)服务中心联合一些机构成立了这个国际中小企业“四新”产品展示中心,并对入场产品和项目制定了这样的条件:第一,是100万元以下就能产业化的项目;第二,拥有自主或自有知识产权;第三,要贴近市场贴近生活。为了帮助小企业,展示中心前期对进场的新产品新项目还予以了免费。除了提供展示场地,展示中心在项目转化过程中也提供相关服务,有一个项目买方很感兴趣,可担心的是卖方达不到真正产业化的技术要求,而卖方又不愿意全部透露自己的技术秘密,这时候,小企业(贸易发展)服务中心介入进来,三方签订合同,确定基本款项,由服务中心监督双方的行为,货款放在服务中心,当卖方达到了买方的技术要求,服务中心才将钱交给卖方。
虽然展示中心规模不大,也未大声张扬,但是这个展会的效果还是日益显露出来,今年1月到现在,有将近4000人光顾了这个展示中心,其中还有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外商,展示的产品和项目中60%已经有签约。那个汽车遮阳伞技术产业化后已接到一家大汽车商的订单;一位海归人士发明的高频电烙铁被金华一家公司相中;一种汽车防雾巾也找到了代理商,而且还在此次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发威,被用来擦拭医护人员的防护眼镜,可以三天不生雾;营养苗钵、苦荞粉等还漂洋过海,被外商看中,准备在海外推广。上海青年创业培训班的学员对这里的新产品新项目也十分感兴趣,有十来位学员追着要找发明人洽谈。
如今,这个展示中心逐渐形成了这样四个功能:第一:反映上海中小企业新发明新创造的窗口;第二:为小企业新产品新项目融资;第三:为小企业做大做强寻找合作者;第四,为小企业新产品新项目开拓市场寻找代理经销商。每周五,这里都举办一个小沙龙,每月还会有一次大沙龙,发明人、投资家、小企业业主等等常聚到一起,探讨交流企业运作体会。最近,考虑到非典影响,也为了扩大辐射面,国际中小企业“四新”产品展示中心开始探索“虚实结合”之路,一个借助因特网传播的中小企业“四新”产品“空中展会”即将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