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文博会专家提出福建可建艺术园促旅游发展

来自:海峡都市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93

      28日,首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继续举行4个专题论坛,分别为数码科技与创意文化产业、艺术产业互动、景观造园艺术文化交流、新媒体艺术及视觉文化发展。有专家提出,厦门乃至整个福建,有着文化方面的巨大优势,可建立面向整个东南亚华人区的艺术园区。
  
      专家们以西班牙毕尔巴鄂为例说,1997年古根海姆博物馆落成,共耗费1.2亿美元。参观人数在年内就达400万人次,直接门票收入占全市收入4%,带动相关收入则占到20%以上,旅游收入增加近5倍,毕尔巴鄂很快成为新的旅游热点。福建籍艺术家阿福说,在美国纽约,随着SOHO艺术园区知名度的扩大,吸引了众多商业巨头进驻。房租因而提高,艺术园区只能另辟天地。因此,往复循环,艺术在让位于商业的同时,也能引导社会的消费观。
  
      上海800号艺术区的创始人、台湾艺术家洪平涛肯定了厦门独特的人文气质和深厚的闽南文化。他说,福建走出的蔡国强、范迪安、许江都是国内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如果能好好利用其号召力,必定能带动区域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而福建也是著名的侨乡,不少海外侨胞都拥有良好的经济条件。福建经济不断发展,政府也有能力加大文化产业的投入。因此,福建有建立面向整个东南亚华人区艺术园区的潜质。

华文市场 堪比美国文化
  
      台湾太极影音(股)公司董事长黄宝云:
  
      美国花了百年力气,去教育全球市场,什么是美式文化,才能获取今日的领导地位。放眼全球,华文市场是唯一可以与之相匹敌的市场。试想,全球有超过1/5的人口是华人,有着同文同地文化,不需要再教育,就知道《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中国经典名著。这是一个现成的超级庞大商机,前景诱人。
  
      厦门大学戏剧影视艺术中心主任黄鸣奋:
  
      自20世纪中叶以来,信息科技出现了一种令人瞩目的趋势,即由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到混合现实的发展。虚拟现实立足于“妙造自然”,将用户引导到具备交互性、沉浸性与想象性的虚拟世界,这些信息科技都对新媒体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且被用于数字娱乐产业,孕育着商机。
  
      台北实践大学媒体传达设计系教授李天铎:
  
      在文化创意产业架构下的影视媒体产业,更具有融合性,可以打破原有的产业界线,和其他产业相互融合,形成产业集群。这样,不但可透过文化创意内容的多重运用,满足观众的多重需求;亦能分享生产价值链及顾客价值链,呼应商业基本原则:以最小成本达到最大收益。(记者 江荣义 郑友贤  见习记者 姜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