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一场特殊的考试―――“非典”提升上海医院能级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27

  到目前为止,上海的非典确诊病例只有8例。作为一个有着1600万常住人口和近400万流动人口的特大型城市,这个数字堪称奇迹。
  奇迹的背后,凝聚了上海15万医护人员的顽强战斗力,也提升了上海400余家医院的能级。
  危机,激活内涵潜力
  何梦乔(市六医院院长):上海第一例非典病人确诊消息出来,我们在第一时间里召集医务部门、总务部门负责人组成防非领导小组,全面指挥调度,连夜抽调相关科室专家组成专家班子,研究对策,细化预案。第二天,医院的发热门诊和隔离诊室、隔离病区全部开出,6个跨专业联合作战的“非典”医疗技术小组名单很快就送到了我这里。这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让我对医院的战斗力更有信心。
  点评:非典当前,上海医院蕴蓄的“战斗潜力”迅速迸发,管理调度忙而不乱,空气里消毒水的气味浓了,但医疗服务更贴心了,医生、护士的“冷面孔”看不到了。许多医院在这次防治“非典”过程中,除按市里部署开设发热门诊等之外,还自发推出了便民利民新举措,为发热病人建起了与普通门诊分隔的专用通道,给来医院未戴口罩的发热病人增发口罩等等。医护人员询问病情、诊疗比以前更加细致入微了。
  白衣天使的形象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入人心,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申城15万医护人员交出了一份满分的医德“答卷”。是危机激活了上海医务人员的“内涵潜力”,一道长期无法破解的“冷漠”难题在非典面前迎刃而解。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应急反应是否能做到常态化与日常化。
  危机,凸显转换能力
  陈年根(周家渡街道某小区4号楼302室居民):前段时间,我们楼里33位居民在家接受了13天的医学观察,当时与我们直接接触的,只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他们每天两次进入隔离区,挨家挨户进行健康检测和消毒,还陪我们聊天,缓解紧张情绪。这十多天,如果没有他们,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下来。说实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牌子挂了有一段时间,可大家一直认为跟以前的地段医院差不多,身体不舒服了可以看看病,这回,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两块“牌子”的不同。
  点评:全市9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同95个守门人,在市民的家门口建起健康屏障,第一时间把可能流传的传染源“掐灭”在社区。走出“地段医院”单一的诊疗角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充分发挥了预防、诊疗、保健、监测、健康教育六位一体的职能,开设发热门诊、对返沪人员实施医学观察、对来沪人员开展健康检测、上门消毒、举办防非知识讲座,一个几十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肩挑起了数万市民的居家卫生安全。
  危机,考验储备能力
  樊冰(中山医院心内科副教授):这次,医院一下子拉起了5个梯队。我作为第一梯队被派到市里参与非典病人抢救,最大的感受是,医生不仅术业要专攻,“全能”水平也不能差。现在,每天我都要与“呼吸压力”、“血氧饱和度”等肺科名词打交道,虽说主要负责病人心功能方面的诊疗,可“望、触、叩、听”呼吸道疾病诊断技术也少不了。之所以能应付自如,靠的不仅是临时的紧急培训,更有刚进医院时5年的“轮转”,那段时间,“居无定所”,一个科室一个科室地干过来,当时颇有“蹉跎”感,可现在看,这5年的“轮转”,千金难换!
  点评:呼吸科、肺科医护人员只占上海医务人员总数的5%,但是,满负荷运转的医院诊疗活动却能照常进行,上海医疗队伍的储备能力在这次遭遇战中得到充分验证。心内科大夫研究起了“非典”诊治标准和肺科疾病急诊技术,普外科护士学起了呼吸机的使用方法。市卫生局启动了“上海市第二批定点医院医护人员培训”计划,3000名抗非预备队员严阵以待。
  正是长期来“宽口径、厚底子”的人才培养机制,与进门“轮转”、多学科会诊等实践应用,让上海医务队伍在关键时刻能“拉得出、打得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