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日前,静安区政务内网启动。在试运行开通仪式上,静安区展示了一张崭新的中心城区“信息蓝图”:电子政务、智能商务楼、信息化社区―――一个高品位的商务区和高品质的生活居住区正在向我们走来。
今年,静安区机关大楼外已建成的部门局域网将全部与政务内网相连接,届时全区75%的部门局域网都将融入区政务内网,在同一个公共信息平台上共奏“e-政府交响乐”。将各自孤立的“小天地”汇集成一支“交响乐队”,原先的业务系统必须重新整合。静安区区长姜亚新特别强调,要淡化各部门之间的条线分工,解决好跨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消除数字鸿沟。现在,区统计局开始着手对各部门上报的数字进行比对,从中精选数据,为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街道、社区里的信息化,最能让住在静安区的居民直接感受到网络带来的“甜头”。作为上海市社区信息化试点地区之一的石门二路街道,已积累了不少经验。今年,社区信息化将深入更多的社区。全区五个街道办事处、事务受理中心的局域网,通过ADSL互联互通,实现街道领导、各科室和各居委会的网上协同办公。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将分民政事务、劳动事务、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十几个类别,优化业务流程,协同处理各类事务。今年,社区服务信息系统已开始开发,除了政务公开、网上办事,还将向居民提供吃、穿、住、行等信息,在不久的将来,享受“e社区”生活,将成为静安区高品质生活的标志。
人口、单位、地理信息,是信息化中的核心要素。今年,静安区打算初步建立起全区的地理信息综合平台:从三个核心要素的相关条线中抽取相对应的业务信息进行有机整合,初步建立静安区GIS综合信息平台,实现静安区各业务信息的综合利用;在静安区门户网站上,利用GIS技术为企业、市民提供与之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如市民交通行车、企业楼宇招商等;进行地形环境仿真、建筑物三维重现,真实再现静安区南京西路1.8平方公里建筑景观,并可进行建筑物的名称、面积、高度和相关经济指标等信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