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版社科界全力应对非典
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本市出版和社会科学界的同志,也在为这场斗争的最终胜利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上海出版人热情高涨,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相继赶出了6本防治“非典”的专业图书。上海社科院的专家学者们也在各自领域展开了对疫情和公众心理的调查,并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上海出版界从出版、发行、印刷、零售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出击,知难而进,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以最快速度、最好质量出版印刷发行防治“非典”出版物。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党员干部昼夜奋战,迅速推出了《非典防治手册》(中小学读本)。该社出版科科长、共产党员张星海不顾自己体弱多病,一直奋战在出版《非典防治手册》的第一线,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与此同时,上海新华发行集团课本中心迅速启动,积极组织各区县新华书店课本组到学校组织征订。上海出版印刷公司,分秒必争6个小时,赶印了5万张预防“非典”宣传画。
抗击“非典”,处处都是前线:上海新华印刷公司连续作战26个小时,提前完成8万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最新预防手册》的印制任务;上海远东出版社在社领导的统一指挥下,出版科、市场部等部门协同作战,仅用3天就赶制了3600套介绍预防“非典”知识挂图。为帮助广大群众科学地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专家从祖国医学的药膳与食物疗法宝库中汲取精华,突击编写的《“非典”与饮食健康》一书,已于5月9日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并发往各地。另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赶制的《搏击SARS风暴》,是获得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授权,由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梁秉中教授与新加坡国家环境局环境卫生学院院长黄英勇医生联袂编写的,介绍了中国香港及新加坡等地防治SARS的有关情况。文汇出版社的《防范非典市民手册》从防范非典,引导市民树立科学观念出发,由市文明办牵头,会同市卫生局、市健康教育所和市疾病控制中心的有关专家、学者撰稿,全书只用了四天时间,首印100万册已经上柜台。本市各新华书店也在第一时间将这些书摆在最显要的位置,以供市民选购。在这以上的6本小册子里,凝聚了太多上海出版人勇为抗击“非典”作贡献的精神。
5月7日,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召开的特别会议上,集团作出了调整出书节奏的决定,一些重点书的出版被挪后了。但挪后不等于放松,编辑部门众志成城,利用这段时间细磨书稿,联络作者,力求把书稿打造成精品。虽说上海书城的销售比平时跌去近一半,但网上书店――“上海书城在线”却因此红火起来。网站的送货员“武装到脚趾”――戴着口罩和消毒手套,频繁地穿梭于大街小巷,为“猫”在家里的阅读一族送去阵阵书香。据了解,很多人由于“非典”而开始了第一次网上购书的经历,这次突如其来的灾难,不少网上书店趁势发展会员,反倒成了一个发展自己的机会。
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各个研究所近来在对各地区的疫情和公众心理进行深入的调查后,不少学者提出了一些颇具建设性的意见。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熊月之认为,上海作为有着1600万常住户口、300万流动人口的特大城市,在南北夹击之下至今能保持相对平缓的状态,这是一个奇迹。但现在形势仍然严峻,容不得任何放松,这正是激发培育上海城市精神的重要时刻。法学研究所林荫茂研究员和尹琳博士认为,突发事件的制控力是政府管理城市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上海应在借鉴外国处理突发事件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突发事件综合制控机制,同时,应该注重突发事件的特殊经验与教训的积累和传承,为今后可能出现的类似突发事件的应急制控提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