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护工和病人陪护不是一回事。5月13日从上海市卫生局医政处获悉,有关护工管理办法的草案已经初步拟定,将明确界定护工的定义、职责、年龄、培训、收费等问题。有关人员称,由于近期集中精力防非典而使这项工作搁置下来,不久相关管理办法就会出台。
近两年中,上海医院的护士紧张,只能管到打针发药等基础护理,而对病人的生活护理,不少忙碌又有孝心的家属们只得找护工代替自己。而事实上,由于没有专业护理知识,因此大多数护工仅仅是陪护。一年多来,卫生局在对本市各大医院的护工情况调查中发现,在护工的管理上,各个医院不尽相同。一些医院请来了中介公司,家属若要请护工就与中介公司签合同,一些医院索性就直接到保姆介绍所帮病人请护工。由于护工管理不到位,病人家属对护工的投诉不少。在今年的“两会”上,不少政协委员提交了护工问题提案,他们纷纷呼吁,护工管理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
据悉,国外将护工分为三等,高级护理人员、治疗护士、助理护士。其中,助理护士主要担当生活护理的工作,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护工。医政处有关人员透露,今后出台的管理办法中将会明确护工是指经过专业培训、具有基本护理操作技能的人员,并由医院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