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在上海,这段非常时期,逛街购物的人少了,不少商家似乎都在感叹“时运不济”。但也有例外,到那些体育用品商店里去看看,会发现体育消费杀出重围,一枝独秀,生意反而比往日“红火”。
“羽毛球拍一天最多能卖掉二十几副”,东方商厦5楼运动休闲广场的专柜营业员告诉记者。这个“五・一”假日以来,购买体育用品的人还真不少,其中多是年轻人,也有家长带着孩子来,更有“受命”采购的单位代表。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随便看看的人少了,许多人来了买上就走。我们就先后看到三名顾客直奔专柜,挑中滑板、旱冰鞋、中国象棋后,高高兴兴地三下五除二付了款就走。据这一部门的负责人介绍,不光各种中低档球拍、滑板,甚至浩瀚、好家庭等品牌的跑步机也一度热销掉二十来台,而且不少是私人购买意欲家用的。至于一些知名品牌春夏季的运动服装、鞋帽等,销量也很不错。记者随即来到南京路上的新世界及市百一店东楼的名店运动城,还没上楼,就见到不少年轻人提着大包小包的运动品牌的购物袋乘电梯而下。看来,“我运动、我健康”的生活理念渐渐在深入人心。看到市民健身意识逐日增强,几家商厦的负责人也都为这“双赢”局面感到高兴。
同样感慨的还有红双喜冠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作为全国最大的体育器材销售公司,“非典”以来,公司室外健身器材如羽毛拍、羽毛球等销售额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到六十,室内健身器材如乒乓球台等平均日销量比以前翻了一番。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北京、广东等“非典”疫区,增长特别明显。员工们尽管忙到需要加班加点,热情还是很高,觉得这是他们给全国人民健身防“非典”带去的一份心意。
有关人士分析说,体育器械用品消费的这波高潮,一是市民健身防“非典”意识的增强,二是天气转暖,户外锻炼的人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