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着力构建属地化“非典”防治管理格局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04

  横向到边无盲点,纵向到底不遗漏,一个防范严密的属地化“非典”防治工作格局,正在上海迅速得以构建,并已经形成措施到位、责任到人的工作合力。本市各区县在构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属地化“非典”防治工作格局过程中,充分发挥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作用,把防治“非典”工作从区、街道、居委会一直渗透到居民楼组,进而筑起了一道抗非典的安全屏障。
  
  构建属地化“非典”防治工作格局,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上海在10多年来坚持探索特大型城市管理新体制的过程中,形成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系,为实施这一决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各区县党政领导的统一指挥下,全市的防范“非典”管理措施迅速落实到街道、社区、基层,贯彻到地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医院、学校等,形成了资源整合、群防群治的属地化管理格局。黄浦区研究落实了控制“非典”应急工作措施、社区防治“非典”工作实施意见、机关办公大楼防治“非典”应急处理预案,努力形成严密监控工作,形成快速反映处置系统。普陀区针对商贸和外来务工人员集中、防治工作难度较大的状况,条块结合调集人员,有条不紊地开展了“地毯式的”排摸的群防群治工作,并调集600万元资金,预安排资金1000万元,用于防控“非典”。闸北区快速组建起一个覆盖全区各个行业的防治“非典”工作体系,通过报告体系、诊治体系、阻断体系、隔离体系和保障体系的相互衔接,做到了防治“非典”工作疏而不漏,其中阻断体系严密掌握流动人口的活动情况,监控的触角延伸到社区各居民楼、建筑工地、中小旅馆、集贸市场、驻沪办事机构及聘用外来人员的企业。
  
  各区县充分运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优势,力争把“非典”防治措施落实得更细、更深、更实、更透,工作延伸到每个角落。为了实现各方协作的目标,卢湾区政府抽调100名机关干部到街道、社区协助开展工作,该区的街道也配强工作力量,分成若干个工作组,联合专业部门一起深入社区各单位,加强消毒常识、医学观察等方面的服务指导,街道组织的防疫知识宣传团随时待命,只要单位需要,马上上门指导。虹口区曲阳街道组织辖区内的各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都制定了“抗非典型肺炎工作预案”,做到考虑在先,措施制定在先,一旦发现有疑似或“非典”病人,立即按预案部署落实到位。街道有关部门还通过深入调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设立了“非典热线”,由专人负责解答居民的疑问。徐汇区虹梅街道地处漕河泾开发区,开发区内有企事业单位1300余家,街道就主动与开发区总公司取得联系,建立了双方各设一名联络员的制度,保证每天进行信息沟通。目前,全市各街道都落实了专职联络员制度,每天到各居民区进行巡查,及时了解情况,反馈信息,掌握第一手资料。
  
  通过综合协调,全市各区县还广泛开展了专项的整治和执法检查工作。在街道牵头,工商为主,文化、卫生、公安等部门参加的条块结合模式下,各地区都组织了对文化娱乐场所的检查,并对小发廊、小浴室、小饮食摊点、小网点进行了从严整治,一批不符合条件的网点被责令关门停业。同时,街道还牵头协同建委、市容、卫生等部门,对辖区内的建筑工地进行了彻底检查,并给予工作指导,尤其是对外来民工落实了严格的健康跟踪检查、登记制度,强化管理措施。针对火车站流动人口较多,上海站地区管委会专门抽调人员采取定点、定单位、定人每天上门对重要单位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