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在高起点、全方位推动上海制造业升级的大背景下,上海多家企业“集团军”开始向“世界级”企业冲刺。在日前市经委组织的世博会大讨论中,工业企业“领头羊”表示将在质量、品牌、工艺、竞争策略、文化观念上全面升级。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对申城制造业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产业布局将从600多平方公里延伸到6000多平方公里,但产业结构则将提升、集中、优化。目前已逼近世界500强企业的上海宝钢集团,以“办世界一流企业、创世界一流水平”为发展总目标,形成以钢铁业为主的实业、贸易业和金融业“三位一体”的产业结构。2005年,非钢产业的销售收入将占总销售收入的30%至35%。在退出一般钢铁产品市场的同时,集中发展能在国际竞争中与顶尖产品相抗衡的钢铁精品,80%的产品在实物质量和产品档次上具备参与国际竞争力的能力。到2010年,宝钢集团销售收入将翻一番,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集团和钢铁产品制造中心。
在国内领跑的上汽集团,4年内将实现年产100万辆轿车的目标,在世界汽车工业版图上占据重要的席位。上海广电集团则将在2年后形成120亿美元的产业规模,其中自主业务收入可达50亿美元。到2010年,自主业务收入达到120亿美元,跨入世界级公司的门槛。上海医药集团也要实现打造中国医药“航母”的战略目标,通过跨国经营和跨国发展,争取在2010年销售额达800亿元左右,最终跻身全球医药领域强手之林。
上海电气集团抓住国际制造业中心加速向中国转移的重大机遇,踏上腾飞的平台。通过加快发展电力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环保设备和机电一体化设备四大核心产业板块,实现中国装备装备世界。今年以来,上海电气“开门红”,电站设备制造业承接了百亿元合同任务,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承接了批量订货,前4个月完成工业产值163亿元。今年,电气集团的销售收入目标是400亿元,现代发电和输配电产业仍要确保全国第一,轨道交通设备产业2年内继续投资10亿元,尽早实现70%国产化的目标。以迈向“世界级”的大项目、大基地和大企业为支撑,提升上海制造业的国际形象和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