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形成“三块、三点、一线” 生态宝山即将崛起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24

  “十五”期间是宝山形成适应现代化新城要求的市政基础设施、形态布局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时期。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以塑造和提高新城综合服务功能和市民生活环境质量为目的,初步形成开放、便捷、快速、立体的交通网络框架;初步形成新城与中心镇、一般镇、村“多心组团、分层配套、城乡一体”的城乡布局;初步实现“消烟尘、路保洁、水治污”的生态环境等。
  在城市发展布局上,在配合市政建设快速交通网络的基础上,优化布局、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根据宝山区域交通和产业特征,重点发展和形成“三块、三点、一线”。
  三块:完善提高新城东城区。目前东城区的框架已基本形成,要加强功能建设,特别是信息网的建设和信息资源的开发,以完善和提高东城区的城市能级,成为以港口、钢铁为特色的城区。基本建成上海大学城。大场地区围绕上海大学、上大附中等的建设,进一步调整规划,逐步形成以知识为中心的集教学、科技、三次产业为一体的新兴区域―――大学城。既服务于上海大学和周边生活区,也依托上海大学培育科技创新园区,辐射宝山城市工业园区。高起点开发建设新城西城区。高起点、高标准地抓好西城区的规划,科学合理对西城区的功能进行定位,注重重点建筑的合理布局,推进西城区的功能开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西城区开发建设初具规模,形成交通便捷、配套齐全、环境优美、风格独特的新型城区。
  三点:规划建设顾村地区。顾村地区可围绕外环线与沪太路、蕴川路的两个交汇点,形成新型的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地区。启动建设罗店中心镇。充分利用上海市“一城九镇”的政策效应和历史上“金罗店”的效应,高起点、高标准地规划建设罗店中心镇。加快建设工业小区,集聚农村住宅,大力发展流通产业,形成宝山北部的具有北欧风貌的现代化重镇。开发建设罗泾地区。利用罗泾毗邻苏南地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发展跨地区经济合作,探索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联动发展的模式。
  一线为外环线。外环线宝山段和越江隧道的建成,东西横贯宝山的心脏腹地,接应浦东新区。将以外环线为发展轴,规划和开发沿线功能。
  按照城市发展布局的需要,宝山区的道路建设将在“十五”期间,重点推进、综合协调、强化对外枢纽型交通建设,基本形成“四纵二横二线”的交通干道框架。“四纵”:即逸仙路高架、江杨路、蕴川路、沪太路;“二横”:即外环线、郊区环线;“二线”:即地铁一号线延伸、明珠三号线延伸。基本建成上海港客运中心,拓展水路客运功能,进一步增强向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的辐射功能,使宝山成为上海水上联结江苏、浙江以及长江流域的重要纽带。完善公交线路网络,新辟公交线路10条,延伸公交线路15条。
  在此基础上,宝山区将大力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确定了以吴淞工业区环境整治为重点,结合河道整治、主要干道两侧绿化建设,进行大气、水环境等治理,逐步提高宝山区综合环境质量。
  吴淞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十五”期间,逐步建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新城绿地系统,做到点上绿化成景,线上绿化成荫,面上绿化成林,环上绿化成带。“十五”期末,全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2%。将建成外环线、逸仙路、沪太路绿化带,吴淞工业区与月杨地区楔形绿地,行知公园、永清苑,以及城区范围内50万伏高压走廊下15.6公顷绿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