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打造中国造船业“旗舰”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73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造船工业迎来了一张来之不易的喜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所属的骨干造船企业共签约新船订单145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倍。这些新签约船舶中,98%是出口船,船东分别来自德国、英国、美国、挪威、希腊、丹麦等国家和地区。同时,还有超过200万吨的新船订单待签约或已经签订了意向书。上海船舶工业公司党委书记李平昨天告诉记者,这些订单中有8成多来自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造船厂这中船集团在上海的四大造船基地。
  
  上海抓住世博机遇,正在重新规划城市蓝图,新的港区、新的岸线、新的造船厂一一凸现,也给上海造船业提供了新的契机。去年11月29日,上海船厂铸锻分厂机修车间被完全拆除,由此宣告了黄浦江四大重点开发区域之一的上海船厂浦东区域综合开发项目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有着140年历史的上海船厂,在陆家嘴的50万平方米的老厂区,即将搬迁到崇明,新厂的面积达151万平方米,是老厂的3倍。
  
  如今,在上海船厂崇明新厂内,一座长243米、外宽51米、内宽39米、坞墙高11.5米的10万吨级“祥生”号浮船坞已经建成。紧接着,在东海之滨的滩涂上建设造船区域的战役即将打响。明年,崇明新厂一旦竣工,上海船厂将跨入年造船百万吨级的大厂行列。
  
  抓住这个历史性机遇的还有江南造船(集团)公司。江南造船集团的厂址正位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规划区域内。最新消息说,江南造船集团将在长兴岛建造一个新的“江南”,建设一个水上水下并进、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大型造船基地。
  
  打造中国造船业的“旗舰”,这对中船集团来说,是多少代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多年前,曾有一家权威机构将我国8家骨干船厂1998年的主要技术指标与同期5家日本船厂的技术水平相比较,认为我国造船业的技术落后日本整整15年。
  
  15年。这些年来,它就像钉子一样钉在上海造船专家和工人的心里:要依靠科技创新,以信息技术改造和带动造船业发展,走“数字造船”和“绿色造船”的新路,打造一个新型的上海造船业,赶上和超过世界水平。
  
  如今,在世界造船领域,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和豪华邮轮,一直是业内公认的技术含量、附加值最大的货轮和客轮,是当今世界民用造船业的两颗“皇冠上的明珠”。上海造船业抓住世界造船业发展的大趋势,在积极引进世界先进技术的同时,大力加强技术自主开发与创新,把研制开发LNG船和豪华邮轮列为新一轮船型制造开发的重中之重,向世界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发起冲击。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建造难度高,其货舱必须保持在零下163摄氏度的低温;而豪华邮轮的难度在与“精”,要求达到五星级宾馆的标准,船上游泳池、网球场、电影院等各类豪华休闲娱乐设施必须一应俱全,因而对船体结构及稳定性、安全性等各方面的要求都可谓达到极至。去年,沪东中华在国内首个LNG船招标中,力挫群雄,一举夺得两艘14.5万立方米大型LNG船定单。同时,以江南造船集团为“主攻手”,正在积极攻克豪华邮轮的技术难关。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则确定以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为核心市场定位,选择具有市场前景的17.5万吨级好望角型散货船为突破口,积极参与大型海洋工程设备的研制、开发,已分别获得15万吨和17万吨两种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的建造合同,现在与船厂建设同步的在建船舶有两型5艘,其中4艘已下坞总装。
  
  科技创新托起了上海造船业,新的船型船种在上海四大造船基地频频亮相,从黄浦江驶向世界四大洋。它们有:“中国沪东型”7.45万吨级巴拿马型散货船、7万吨级成品船、液化石油气船、大中型集装箱船……
  
  上海造船业,已经成为世界造船市场的重要一环,成为上海外贸出口的重要支柱。记者从上海船舶工业公司获悉,上海四大造船基地建造的船舶,已经驶向了世界五大洲近8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希腊、挪威、美国、英国等世界航运大国,以及日本、韩国、德国、丹麦、波兰、意大利等主要造船大国,向发达国家和地区出口船舶的比重达到8成以上。
  
  上海四大造船基地正向着“打造中国造船业‘旗舰’”的目标齐头并进: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在“十五”期间完成一期工程建设目标后,“十一五”将启动二期工程,形成建造超大型船舶的优势;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在完成“十五”技术改造的基础上,将努力向大型高新技术造船基地发展;江南造船集团将“东进长兴岛,再造新江南”,争取在“十一五”启动一期工程,以多元投资的形式建成我国新世纪规模最大、技术设备最先进的综合性大型造船基地;上海船厂将在“十五”期间完成崇明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在“十一五”再启动二期工程。同时,上海造船企业还将通过其驻外机构,进一步加强与国际著名船东的合作,加强和完善海外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并创造条件把研发机构“落户”到国外,甚至采取投资参股、收购、新建等形式到境外发展修造船业务,尽力抢占世界造船市场制高点。
  
  日前,在中船集团在上海全面提出“五三一”战略,即:造船总量在2005年、2010年和2021年左右分别进入世界造船集团第五、第三和第一位:到2010年造船能力达到800万吨,到2021年造船总量占世界18%左右,基本实现造船一流化发展目标,成为世界第一造船集团!
  
  一个世人瞩目的世界一流造船工业中心,将屹立在生机勃勃的东海之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