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今春以来,事关沪上几家百货“大佬”的新闻异常活跃,一场百货业的“地震”似在酝酿之中。随着近日超级商业航母上海百联集团浮出水面,看来沪上百货大军真的要变脸了。
其实,不少即将发生的变化已是业内皆知的秘密:上海一百集团继去年年底的“一百集团新组合,三店联手营销”后,悄悄进行着百货连锁的筹备工作,计划将集团旗下著名的东方商厦、第一八佰伴和一店东楼3家百货商厦,整合成采购、营销、管理、总代理一体化的百货连锁公司,赶在外资大牌进入中国市场之前,抢占更多的中高档百货份额。其中,东方商厦已在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际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把原有的“上海”两字“拿掉”。
一直在力推现代百货连锁的上海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向国家工商总局和上海工商局申请注册“永安百货”已获批准。为有别于遍地开花的“华联”品牌,更为了便于今后向全国市场拓展,上海华联一直想寻找契机打造一块个性化的品牌。然而,“永安”在年轻一代中近乎为零的知名度,以及香港永安目前不佳的销售业绩,一直让上海华联对恢复老牌号举棋不定。
变化不仅发生在国有百货“老大哥”身上,咄咄逼人的中外合资合作百货公司亦在渐变。排在“2002年主要百货连锁企业”季军的百盛,在进入上海多年后,现身虹桥上海城开出了2.5万平方米更具风格的第二家门店。最早在沪上百货业刮起“打折赠券风”的太平洋百货则改弦易辙,在上月举行的太平洋百货集团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上,上海太百总经理江庆能表示,“从2003年开始,太平洋会跟以前不一样。”他这样解释,太平洋百货已经10岁了,应该步入更高层次的发展空间,寻求更为理性的发展之路。太平洋百货正在悄悄地将商品结构向中高档调整,今后除换季酬宾外,“太百”的打折赠送活动将大大减少。作为引领都市流行生活的百货公司,今后的“太百”将着眼于以微笑、活泼、敏捷的服务取胜,通过展览会、时装秀等活动,以最快的速度为消费者提供最时尚的生活变化。而上海太百原总经理王德明挟大连万达投资的大洋百货重回上海滩,2年内开出4家门店,“宝贝对不起”这套太平洋原先的营销方略说不定又会重现沪上。
据悉,由于最新改革措施出台,一百集团暂停了百货连锁的进度。毋庸置疑的是,一旦上海四大集团联合重组方案确定,新的上海百联集团将展开一系列“合并同类项”的重组改革,一百、华联、友谊旗下的百货业态必将面临变局。同时,随着对外资零售业政策的进一步解禁,拥有所在城市中心城区黄金地段的大型百货店,也将成为外资并购的首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