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据最新统计,2002年上海小企业每天“出生”约80家,总数已达21.8万家,营业收入达到3600亿元,小企业从业人员542万,占全市从业人员总数的八成。但众多的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又共同面对着融资难的问题,贷款难、担保难已经成为制约上海小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急待民间担保机构“破土”支持。
为解决小企业担保难,上海2002年出台了损帐补贴政策,鼓励贷款担保机构积极开展业务。目前,已有5家担保机构得到了共计132万元的补贴。今年4月2日,国家开发银行与上海市政府合作开展的小企业贷款再担保业务开始实施,首期投入50亿元人民币用于扩大担保资源,分散担保风险。
尽管政府在政策层面为小企业贷款担保做了大量工作,但对大量“嗷嗷待哺”的小企业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民间担保机构发展的缓慢,很大程度制约了上海小企业的壮大。
上海市促进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说,民间资本参与担保行业,是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但与浙江、北京、深圳相比,上海在这方面还很落后。如与浙江省相比,浙江有近90家担保机构,其中民间资本参与的占到68%,而上海只有7家为小企业服务的民间担保机构,只占到全市小企业担保总额的10%左右。上海小企业总会金融部负责人说,从1999年至今,只有5000多家小企业从中投保贷到了80多亿元,平均每百家上海小企业只能获得1.4次担保,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在日本,每100家企业每年约有25家获得担保。目前,受政策限制,上海贷款担保仍以政府机构为主,民营资本在上海金融市场发展的空间还很大。所以,鼓励民间担保机构的发展,将成为上海完善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打开小企业融资难“瓶颈”的重要战略举措。
假设上海有25%的小企业能够得到担保,按目前担保额度匡算,小企业的担保贷款需求约为700亿。以放大10倍计算,则需要70亿的担保资金,目前,上海的担保资金为12.5亿元,也就是说,还需要放大5至6倍。如果按每家担保机构5000万元资本金计算,上海至少需要100家民间担保机构,这给民间担保机构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
据悉,伴随着国家开发银行在上海的再担保业务出台,上海市政府将借此契机,催生一批民间担保机构,并将筹建全市小企业信用担保协会,从而建立并完善由政府督导且具有上海特色的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下一步,上海将发展一批实力雄厚的股份制民间担保机构,体改部门也将在审批环节上广开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