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后全景效果图
15日记者获悉,作为清朝四大书院之一的福州鳌峰书院经过数月酝酿,其修复工程目前进入招投标程序。工程计划投资280万元,工程预计明年初动工,为期三个月。
据了解,鳌峰书院位于福州城区于山北面、鳌峰坊路的北侧。书院原占地面积广大,最鼎盛时期(至清光绪年间)共有房屋125间,不过眼下已成为福州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的校舍,原址仅余一座假山。
据参与设计的相关规划专家介绍,鳌峰书院设计方案核心思想在于将与鳌峰书院一路之隔的李世甲故居右边的建筑之门厅、正厅重建为书院之门楼、讲堂,后楼则按照文物修复的原则,按原状予以整体性维修加固。
据了解,门楼的设计主要参照福州市闽侯县南屿镇的“水西林”府第式建筑群门楼风格予以复原,设计式样为:平面八字形,门廊内凹,对开六扇门加两侧廊门,单檐歇山顶;门楼二侧为廊道,人字形两面坡顶。
基于正厅可能作为讲堂之用,因而正厅如何修复显得至关重要。因此,设计专家参照浦城三山会馆等大式建筑的厅堂做法,以方便规模较大听讲所需场所之用。
福州鳌峰书院是清朝最知名、影响最大的书院建筑,由福建巡抚张伯行创办于1707年,是“清代福建学者的讲学中心”。书院培养出了包括林则徐、赵轩波、蓝鼎元等在内的名人。(许才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