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3月13日,上海郊区外经外事工作交流会在江苏省泰州市召开。松江区外经委和南汇区农委作了交流发言,市农委外经外事处作了工作发言。会议介绍了上海外经外事工作情况,并对做好郊区外经外事工作提出了要求。各区县外经贸委、农委、外办和市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与会人员还参观了泰州市经济开发区、春兰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和高港花卉园艺中心。
2002年,郊区新批准外资企业1730家,同比增长39%。合同外资68.5亿美元,同比增长54%。其中农业合同外资1.78亿美元,同比增长137%。到位外资22.9亿美元,同比增长52%。外贸出口100亿美元,同比增长32%。外资企业工业销售收入1447亿元,同比增长18%。外资企业实现税收68.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4%。主要特点,一是郊区合同外资和外贸出口额占上海比重明显提高,2002年达到31.2%,接近三分之一。二是郊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明显提高,2002年,外资企业工业销售收入占郊区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6%,外资企业出口额占郊区外贸出口额的比重达到90%,外资企业实现税收占郊区税收的比重达到六分之一。同时,外资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年年有增。三是郊区外资企业的质量、规模水平上了新台阶。2002年,5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的合同外资占同期郊区合同外资的比重达到65%,落户市、区级工业园区项目的合同外资占同期郊区合同外资的比重达到40%。大项目相当部分属高新技术产业类项目,包括信息电子、精密机电、现代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材料等行业。
2003年郊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合同外资确保58亿美元,力争达到75亿美元;到位外资确保25亿美元,力争达到30亿美元;外贸出口达到105亿美元,其中外资企业出口达到95亿美元;郊区农民境外劳务人数新增1500人,力争达到2000人。以科技、经贸、人才培训和检验认证为重点的对外合作取得新成效。
2003年郊区外向型经济的工作重点: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招商引资质量。不但要抓企业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投产达标率,还要先期考量土地产出率和投资密集率。在市级、区级工业区土地数量趋减而配套趋全的情况下,对项目使用的每亩土地的投资量和预期产出量都要评估,切实把项目选好选优。二是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外贸出口。以争取在郊区新批若干个出口加工区为抓手,吸引更多的出口加工企业落户郊区,进一步做大外贸这块"蛋糕"。还要鼓励更多的企业争取获得自营进出口权、以培育更多的出口主体。要加强对出口企业服务,以主动进取、坚韧不拔的精神促进市场开拓工作。大力促进与国外质量认证机构的合作和推进跨国采购农产品中心的运作,为上海和国内更多的农产品出海提供认证、采购和会展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