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捐15元钱,为陕西毛乌素沙漠种一棵梨树,促使荒滩变绿、农民致富、穷娃娃上学。这件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能扶贫助学的好事,数周来正在上海悄悄进行着,活动的名称就叫“中华绿色版图工程东西部绿色种子植树助学活动”。
为什么要送树还记得这几年屡屡在上海等东部大城市现身的沙尘暴吗?而陕西省榆林市的毛乌素沙漠就是我国四大沙尘暴源区之一。
榆林市沙区面积占42%。榆林人民长年坚持治沙,目前沙区正处于生态恢复的关键时期,现在送去一棵树,就能有效地“裹”住一片沙。
为此,中华环保基金会和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共同主办了这项公益活动,希望通过上海和榆林市两地各300所中小学之间的结对捐助,带动上海市民向西部“捐树”,实现“送去一棵梨树,还来一缕清风,帮助一群孩子”的美好心愿。
一棵梨树的“贡献”据了解,这次活动捐种的树种叫晚秋黄梨,是国外引进品种,特别适合在沙地上种植,种下去第二年就能结果,结出的大梨每只重达500克以上,目前北京市场上的售价约5元/公斤。据初步估算,一棵晚秋黄梨树能绿化4平方米的沙地,每年能产出30公斤果实;一亩梨园(约160棵树)能帮助5至6个穷娃上学,两亩梨园能帮助一户农民脱贫。
目前上海已有200多所中小学校、幼儿园与西部学校“牵手”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