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老工业区怎么办?黑液、废水、恶臭……种种顽症深深地困扰着其周边的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而其背后蕴藏的“工业与环境能否协调发展”的困惑更是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来自政府、企业等各方面的信息显示: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老工业基地,现已开始破解这个难题,吴淞、吴泾、桃浦等老工业区一个接着一个尝试转型,以谋求在未来国际化大都市中生存发展的“绿卡”。
在政府、企业、社会各个层面的推动下,老工业区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改造。桃浦工业区悄然间旧貌换新颜,基础化工原料生产搬走了,取而代之的是高档涂料、印刷包装等都市型产业。据悉,这里都市型工业园的面积已达24.4万平方米;“十五”期间,这个数字将达到80万平方米;在吴淞工业区内,新华造纸厂变成了新华都市型工业园区的业主,浓浓的黑液不见了,一批高科技、轻加工产业取而代之……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发展以轻加工、广就业、清洁型为特点的都市型工业,将是老工业区的重要出路。还有的老工业区选择以提升技术含量解决污染,吴泾工业区化工企业密集,将逐步改造成清洁能源和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据悉,通过吸收并消化国外技术,煤可以全气化流程加工,产出的一氧化碳和氢,除供应城市能源以外,还可以用来生产各种新材料。
利用便捷的交通流和信息流,一些老工业区正考虑从单纯的加工制造向研发设计、营销商贸和加工制造一体化转型。张培璋告诉记者,桃浦工业区将成为华谊旗下化工企业的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管理中心,原来的基础化工材料生产则向合适的地区转移。紧靠苏州河上游的长风工业区,将改造成融研发、产业孵化、设计于一体,并以高新技术为主的科技工业园,吸引科技型企业入驻,形成“科技走廊”。北新泾工业区则早已改名为虹桥临空园,计划在5年内建成以服装服饰、电子电气、IT成果转化为主,集科研开发和加工制造于一体的都市型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