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话剧大厦现已成为申城小剧场戏剧的集中展示地。由尹铸胜、魏春光主演的小剧场新戏《谎言背后》刚与观众见面,探讨都市人情感的《上海作女》又开始第二轮演出。据了解,年内在此上演的小剧场戏剧将超过20台。
面对申城“沙龙戏剧”演出方兴未艾的势头和知名度的不断提高,话剧中心总经理杨绍林指出,话剧大厦目前已启用大、小两个场子,马上又将有一个新场子交付使用,如果剧目生产还是像以往那样,仅仅依靠体制内的力量肯定是不行的。内容产业的新需求,要求他们进一步开放,依靠社会力量来共同创作,才能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欣赏需求。为此,他们与龙华烈士纪念馆共同创作了史诗剧《血沃龙华》,与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联手打造了《十一朵玫瑰》,都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此外,他们还充分依靠社会力量来从事创作,像新戏《谎言背后》请了深圳熊源伟担任导演。去年上演的话剧《卡布其诺的咸味》灯光设计请了广州刘建中,《狗魅塞维娅》主演请了舞蹈家金星。更为可喜的是,非专业小剧场戏剧家群体也开始形成。拿《上海作女》来说,演员有娱乐在线的主持人,还有影视明星。这是现代人剧社继“都市时尚话剧”《单身公寓》《白领心事》《情感派对》之后,今年系列推出的“都市现象三部曲”的第一部,下面接着准备与大家见面的是《私人教练》和《都市症候群》。小剧场昆曲《伤逝》编剧是复旦在读大学生,实验越剧《蝴蝶梦》也是股份化运作的产物。
现代人剧社的张余认为,小剧场之所以朝沙龙化靠拢,一是因为它演出成本低,规模小,风险低,掉头快,所以为剧院青睐;二是因为这种一、二百人左右的座位,曲径通幽的环境,超近距离的观赏,特别“迷你”,迎合了当代观众的审美口味,所以上座率始终保持在九成以上,还经常出现加座加演的可喜现象。青年人以“沙龙剧”的雅号称之,充分表现了对它的喜爱与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