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援助五桥、夷陵移民出彩出新
宜昌夷陵,湖北省西部,三峡大坝所在地;万州五桥,重庆市东部,三峡库区腹地。三峡工程,长江水淹没了两地几十万人民的家园。1994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上海对口支援万州五桥移民开发区和宜昌夷陵区移民安置。八年过去,旧址不复,只见新景,这个新景被称作“上海城”;人在上海城里走,只要流露一点上海口音,坐个车,吃碗面,当地人总是推搡着不要钱,这现象被称作“上海情结”。
系上这个情结的,正是为五桥、夷陵移民创造新家园无偿“输血”、“输髓”的上海人。
对口支援,上海为三峡库区“输血”,源源不断。800万,推行“五个一工程”,建一所希望小学、一所卫生站、一所文化站、一所幼儿园、一所农技站,解决了五桥沿江8个乡镇农民的生活、生产问题;300万,援建夷陵“科技推广中心”,为培训本地科技人员提供了场所;100万元,夷陵区医院配备有“白玉兰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的住院大楼,使三峡移民“足不出院”就能接受一流上海专家的诊疗……从1994年到2002年底,上海向两地无偿援助资金1.06亿元,建成希望学校32所、医院和卫生所21个、白玉兰远程教育网点5个,选派挂职干部19名。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到社会服务环境营造,三峡移民既“搬得出”又“安得稳”。
对口支援,上海为三峡库区“输髓”,竭尽所能。1996年,上海白猫牵手万州五一日化,成立重庆白猫有限公司,年产值已超过4亿元,一年上缴利税超过1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500多个,企业的“乘数效应”还带动了万州当地的包装、运输业发展;2000年底,上海信谊制药有限公司兼并重庆东方制药,在万州成立重庆信谊东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使700名即将失业的“重庆东方”员工重新上岗,当年就上缴利税700万元;近期,上海春天百货在夷陵开出分店,输入的不仅仅是资金、人才,更是上海商家的经营管理理念,被称为“授人以渔”的典范……71个经济合作项目,协议投资21.1亿,建成投产的企业累计实现产值10亿多元,安排就业5000多人。8年时间,上海人捧出的“生命之髓”已经在移民的身体里“造血”,焕发勃勃生机。
2003年,上海援助新动作还是不少。在五桥,由上海出资修建的潭獐峡景点道路、停车场工程已经完工,就等着上海专家现场把脉,作出旅游规划;上海浦东孙桥农业开发区打算带着“林蛙”养殖技术,走进三峡库区,做大高附加值的养殖业。在夷陵,一个投资上亿的柑橘加工企业正在洽谈中,当地千万农户的柑橘种植有望找到出路;上海水产大学的“宝石鱼”养殖技术轻易不外传,这次却准备在三峡库区建立养殖示范基地,为三峡渔业发展增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