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进入攻坚阶段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24


  记者从上海市绿化局获悉,上海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已进入“倒计时”攻坚阶段。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重点绿化工程外环线400米宽绿带建设进展顺利,今年建设的外环线2100万平方米绿带也已完成了一半。同时由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义务植树造林达270万平方米,将全部在今年5月底前建成。截至3月2日,全市市民和企事业单位自愿捐款已达4000多万元,将在外环线环城绿带内建成市民林、母亲林、五一林、环保林、市政林、房地林、住宅林等十大片义务植树纪念林带。
  
年底人均绿地9平方米
  目前,上海19个区(县)中,已有浦东新区、闵行、金山3个区建成国家园林城区;嘉定、松江2个区已建成市级园林城区;宝山、长宁、青浦等一批区正在积极争创。
  上海今年还要大力加快发展大型公共绿地,除5万平方米的广场公园、1.2万平方米的徐家汇公园(三期)和2.8万平方米的周桥公园3个市重点工程外,还有4万平方米的沪东绿地、1万平方米的西藏中路绿地、2.2万平方米的虹延绿地、1.7万平方米的丽蒙绿地、50万平方米的闵行体育公园和8600平方米的大观园绿地等共10块大型公共绿地,或已启动或正在筹建中。
  到今年年底,上海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将达9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将达35%。届时,上海不仅达到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绿化覆盖率还将大大超过东京、大阪等国际大都市。
  
持续超常规建绿
  有资料表明,10年前上海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在末位,若按照传统的发展路子,不足以在短时间内赶上或超过全国先进水平,因此只能走持续超常规发展的新路。
  结合旧城改造、产业结构调整、大型市政项目建设以及污染工厂搬迁等契机,上海大规模推进中心城区大型公共绿地的建设,延中绿地、虹桥花园、古城公园等一大批标志性景观生态绿地应运而生,外环线100米林带全面建成,郊区大规模建设人工生态林,城郊结合、互为联动的城市人居环境进入全面构筑之中。
  参照世界先进国家的经验,上海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绿化500米服务半径”的目标。五年里,全市建成大型公共绿地564块,其中内环线内3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绿地148块,到明年底即可实现内环线内达标。
  另外,全市首次组织开展了“创建园林城市,共筑绿色家园―――‘百万市民百万树’义务植树活动”,社会筹集义务植树资金4000多万元,在外环线400米绿带组织义务建绿300多万平方米。
  
绿化“植”出67个亿
  市政府原本计划投资70亿元才能建成的环城400米宽绿带工程,如今只拿出3亿多元就可顺利建成。上海率先实行“有偿植绿”的绿化建设新机制,为上海绿化“植”出了67个亿。
  全国首创的有偿植绿机制,即允许租地育苗单位在每亩地种的400株乔木中,10年内陆续抽掉300株自行支配使用。10年后每亩地就会有100株胸径在10厘米以上的大乔木,而政府每亩地只需补贴给区里8800元。目前,上海已有近60家公司积极参与有偿植绿的投资。
  
向郊区要地建绿
  上海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向郊区要地建绿显得尤为重要。以嘉定为例:去年嘉定区绿地面积为765.4万平方米,今年计划新增公共绿地160万平方米。到国家园林城市验收时,嘉定区的绿化覆盖率将达3..5%,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5平方米,大大超过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据权威部门透露,全郊区共计建林将达4600万平方米以上。下一步郊区造林计划是:在崇明、宝山、南汇等区县海塘营造沿海防护林350万平方米;在黄浦江上游闵行、松江、奉贤等区营造水源涵养林250万平方米,青浦练塘太浦河水源涵养林350万平方米;在闵行、松江、奉贤、青浦、南汇等区营造河道防护林50万平方米,金山石化隔离防护林130万平方米;在金山、崇明、松江、奉贤等县区建设千亩以上苗木基地4个,面积250万平方米,松江佘山森林生产隔离片林700万平方米。建成浦东机场国门公园70万平方米,南汇滨海湿地森林公园200万平方米,奉贤滨海旅游区、世纪森林公园600万平方米,青浦青少年活动基地130万平方米,嘉定浏河岛、宝山罗泾港农业观光林地350万平方米,崇明东平林场护建350万平方米,崇明岛东滩自然保护区650万平方米。
  
提升城市综合环境功能
  在今年的创建活动中,围绕国家园林城市三项主体指标,上海将继续大规模推进中心城区绿化建设。按照“一纵两横一环”的规划布局,加快北外滩开发的绿化建设;配合世博会场馆建设,做好“一纵”即黄浦江沿岸绿化规划,积极推进“两横”即苏州河、延安路沿线生态景观廊道建设,加快“一环”即外环线400米绿带建设。中心城区再建一批大型公共绿地,同时,加快推进内环线内500米绿化服务半径计划及郊区大型片林、沿海防护林、水源涵养林和廊道林带建设。
  到年底,在确保主体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同时,将强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绿化的生态景观功能,健全网络,高质量养护,优化居住区绿化。
  开展重点景观区域、景观道路的整治,提高科技含量,推进特色绿化,创造具有上海特色的绿化新景观,展示上海城市绿化发展的新成果,并推进综合环境整治,加强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和供水设施改造;完成5万户天然气转换,完成1000辆公交车CNG改造;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50%以上;中心区加快形成独立的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和监管系统;实施渣土、生活垃圾全封闭运输,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85%。
  
国家园林城市评分标准
  国家园林城市,是国家建设部为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而设立的一项以反映综合生态环境质量为主的称号命名。全国设市城市人民政府均可申报,直辖市可申报园林城区。每两年评选一次,今年是申报和评选年。自1992年以来已命名六批。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分8个方面,考评总分为100分,得到95分为达标通过。分数组成包括组织管理(10分)、规划设计(10分)、景观保护(8分)、绿化建设(30分)、园林建设(12分)、生态建设(15分)、市政建设(15分),另有特别条款(对不予验收、暂缓验收、加分和扣分等方面均作出了规定)。其中,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必须分别达到35%、30%和6.5平方米以上,这三项基本指标具有一票否决权。
  
上海创建范围
  1、中心城区(外环线以内,含400米绿带范围及虹桥机场)
  2、浦东:川沙、浦东国际机场
  3、南汇:惠南镇(含野生动物园)、新场、南汇滨海森林
  4、奉贤:南桥镇、奉贤世纪林
  5、金山:金山卫(含金山石化)、张堰、枫泾
  6、松江:松江新城、佘山旅游度假区、泗泾
  7、闵行:莘庄镇、老闵行地区、七宝镇
  8、青浦:青浦镇、朱家角(含东方绿舟、水上运动场)、大观园
  9、嘉定:嘉定镇、马陆镇、安亭镇、南翔镇
  10、宝山:宝山建成区、罗泾港区、罗店、浏河
  11、道路:蕴川路、沪太路、沪嘉高速公路、312国道、沪宁高速公路、318国道、沪青平高速公路、沪杭高速公路、莘奉金高速公路、沪芦高速公路、迎宾大道、龙东大道、郊区环、南六公路、同三国道、亭枫公路、嘉浏高速公路、远东大道
  12、河道:拦路港―――泖河―――斜塘―――横潦泾―――黄浦江、大治河、吴淞江、淀浦河、通波塘、油墩港、蕴藻浜、浦东运河、金汇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