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2010年要实现现代化
3月2日下午,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此次会议选举产生了上海市副市长姜斯宪为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在会后的记者见面会上,这位新当选的区委书记在谈笑风生之间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目标:浦东2010年力争率先实现现代化
从浦东开发开放以来,它的经济发展就一直颇受众人关注。那么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浦东又会有怎样的新目标?姜斯宪很明确地提出了浦东的发展方向:力争到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同时,姜斯宪还通过一连串的数字,具体阐述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基本形成体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城区水平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左右,到2010年达到4000亿元左右,约占上海全市经济总量的1/3……据了解,为了实现大会确定的奋斗目标,今后五年浦东新区将采取各项措施,加快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等,推进浦东新一轮的开发。
发展:抓住机遇保持优势
中国入世、上海承办2010年世博会……面对今后五年中浦东发展的种种机遇,姜斯宪说:让浦东继续保持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龙头,我完全有信心!
对于中国入世后竞争格局的加剧,姜斯宪表示,入世对浦东来说带来的是更大的优势,他相信这种先发优势在未来的5―7年中仍将继续保持。
他同时认为,世博会对上海的发展,对整个长江三角洲,乃至对中国的发展,都会起到推动作用,而对于世博会场馆所在地浦东的经济发展,毫无疑问会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此,浦东将加快构筑功能性、枢纽型、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完善轨道交通网、市区道路网、越江交通网合内河航道网,进一步形成连接全市、辐射江浙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
科技:把水平提高到“世界级”
如何继续让浦东的发展保持一个良好的势头,姜斯宪表示,关键就是在“华山一条路”上保持优势。
目前,浦东已初步形成以张江为龙头,包括金桥、外高桥和孙桥的“一江三桥”高新技术产业带,成为上海市重要的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基地。姜斯宪表示,浦东还将继续贯彻实施“聚焦张江”战略,加快“一江三桥”建设,努力把高科技产业的规模和水平提高到“世界级”。与此同时,浦东还欢迎各类科研机构入驻,并大力支持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在浦东设立研发中心和设计中心,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通过政府财政资助、贷款贴息和融资担保等多种途径,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人才:鼓励兴办人才中介机构
前不久,为吸引大批留学人员及各类人才进一步流入上海浦东,浦东新区政府全面实施人才国际化工程,实施了多项优惠政策。
姜斯宪在新区一届一次全会上也表示,浦东将进一步深化人才市场管理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与中外合资、合作兴办各类人才中介服务机构,逐步形成开放多元、有序竞争的人才市场体系,多渠道、多层次、多规模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探索建立竞争择优的选拔制度、国际通用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人才服务的市场准入制度、与贡献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合激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