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存在着怎样的内在逻辑关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大学生的前途和实现自身价值意味着什么?”老师生动的开场提问,一下子就吸引了华东师大研究生们的注意力……新学期开学,华东师大一支由教授和博导组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学团走进课堂,率先在本市高校以课程形式系统完整地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教学。“三个代表”进课堂、进教材,使大学生们有了深刻感悟:“只有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学生才能真正实现自身价值。”
进课堂,用良师激发大学生理论学习的兴奋点。华东师大组织一批理论研究的资深教授,研究理论教学如何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教案在细微之中见深刻―――数据对比、图表展示、历史与现实结合,逻辑性与层次性展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9个专题层层深入。教授们讲课时,其他“两课”教师随堂听课,带出了一批高素质的教学师资。教师在讲课中与学生讨论互动,生动活泼,令学生真正体会到这一理论的深刻含义和魅力,全面提高了理论学习的质量。
进教材,使理论教学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编理论教材不能“高高在上”,华东师大组织人员多次向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大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解到什么程度?认识上还存在什么问题?抓住大学生关心的热点,教师们在编写教材时便有的放矢。学校还举办了“三个代表”与政治学科建设的全国性研讨会,集思广益,编写成全国高校第一本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课教材。
进头脑,使大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由认知内化为精神支柱。实实在在的教学,提高了大学生的“信课率”。有学生这样描述,“老师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背景作了翔实、丰富的分析,又与现实密切联系,让我们有‘茅塞顿开’的感觉。”更有学生在学习体会中写道:通过学习,我们更加坚信中国共产党是与时俱进的、永葆生机的党。大学生只有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