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卡:锁定新生活
社保卡,这把被誉为打开信息化大门,方便你生活的“金钥匙”将被更多的上海人所拥有。近日,记者从市信息办获悉,今年1季度,居住在城区的840万上海人将人手一张社保卡,同时,市郊300万农民和全市180万16岁以下学生的发卡工作也将启动。此外,在原先看病等21项功能的基础上,社保卡今年起将陆续新增网上办户口等61项新功能。
届时,你将享受到更多的信息化带来的欣喜……
刷卡真的很方便
白玉兰图案的封底、印有你照片和姓名等身份资料的正面、还有一块醒目的IC,这张小小的社保卡你会用吗?
记者随机询问了不少在医院里手持社保卡的上海市民,除了看病,这张卡还有何用?语焉不详。其实社保卡的功能还是蛮多的,申请职业技能鉴定、办理住房公积金……一卡统统刷定!
社保卡还能办护照?记者决定试一遭。
来到吴淞路上的市出入境管理处,二楼大厅里的人群让记者吓了一跳,“好多都是来办出境旅游和出境商务考察的。”门口咨询台的小姐,见多不怪。
填表、拍照,记者来到办理窗口。“您姓‘诸’?”
“不,是‘CHU’,哦,如果用‘智能ABC输入法’,您得打‘ZHU’。”民警刚要埋头电脑输入,记者递上社保卡。“噢,这就方便多了。”办事的民警接过卡,插入读卡器,姓名等资料跃然而出。2分钟不到,民警一抬头:“好了,你可以去办快递了。”
“这么快?”民警乐了:“过去受理一个申请一般要20分钟呢。如果姓名中再有个冷僻字,就更不好说了。刷卡,真的很方便!”
黄先生(62岁退休工人):我的胃不好,老毛病了!几十年来一直在仁济医院看,现在儿子媳妇搬了大房子,在闵行,一直想把我们老两口接过去,我总是担心看病不方便。上个月住在儿子家的时候老毛病又犯了,儿子带我到那里的医院,拿着社保卡去一样看。方便!
陆先生(45岁下岗工人):我现在根本离不开社保卡。当时就是拿着这张卡到街道办失业登记的。最近听说我们可以免费参加培训,我又拿着它申请参加政府经费补贴的职业培训了。现在我很有信心,学一门手艺,赶紧开始工作,我还年轻嘛!
辛小姐(40岁公务员):用这张卡办过公积金,的确挺快的。我自己能不能有一个读卡器,随时能看到我的社保卡里的资料呢?包括看病花了多少钱,我们都挺希望了解的。
钟先生(28岁IT公司主管):报上说办驾照也能用社保卡,这就方便了,我正准备学车。要说有什么愿望,现在进公司大门得拿门卡、到食堂吃饭得拿饭卡……什么时候一卡能走遍天下,那就更好了。
【故事与对话】
“金钥匙”名副其实
这不是一个传说。小小一张社保卡,竟让世界IT巨头、IBM的董事长惊讶不已。
为增强IBM在上海市场的影响力,去年,IBM董事长郭士纳飞抵上海,要贡献一个酝酿已久的设想―――为上海建立一个城市级的完整网络数据平台。“整合所有的政府资源。如果能那样做,你们将成为世界上效率最高的政府”。会见他的市领导听罢,笑着让市信息办副主任孙建平说说上海的信息化。当孙建平拿出随身携带的社保卡,这张神奇的卡,让郭士纳不住地啧啧称奇。
孙建平(市信息办副主任):社会保障卡不单纯是一张卡,它的确已经成为单位、个人与整个社会管理系统链接的“金钥匙”。它让你办事不必再带上一大摞证件、证明,甚至可以足不出社区,这已经不是梦想。用这把钥匙,你能打开“上海市民信息服务系统”的大门,有了它,你可以申请培训机会、申领失业保险金;你可以查询公积金、办护照、甚至登记结婚……功能还在不断增加。今年社保卡将新增加教委、农委、人事等5个服务系统。薄薄一张卡,集82项功能于一身。
可以说,社保卡不但是方便市民生活的金钥匙,也是政府改造办事流程、为民服务的金钥匙,同时还是上海信息产业发展的金钥匙。围绕社保卡,已经形成了芯片设计、芯片制造、系统集成、软件、数据库建设等一整条产业链。
闵昊(上海华虹集成电路公司总裁):我们华虹就是随着上海的社保卡一起出生和成长的。社保卡的心脏―――集成电路芯片就由华虹设计和制造。开始时华虹只做设计,芯片生产得到新加坡去做。但现在早已都是“上海制造”。上海的集成电路产业已成气候,产量占了全国的7成以上。今年我们又在进行新一代社保卡芯片的研究。
新一代的社保卡芯片,将有更大的容量和更灵活的扩展应用。如果把数字证书导入社保卡,今后这张卡就能派“网上身份证”的用场。现在社保卡里存的只是你医疗账户的信息,而新一代社保卡里将能够包含你所有的病例和医疗检查结果,所有的医院都可以共享。可以相信,到2005年上海信息化水平将达到发达国家中心城市平均水平,2007年初步构筑“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社保卡这把“金钥匙”的含金量会越来越高。
【专家访谈】
明天出门头件事
小小一张卡,浓浓政府情。作为上海市政府为民服务的一项标志性工程,目前已在全市19个区县设置了社会保障卡服务中心,将系统的2600多个服务终端延伸到街道和社区,让市民在自己的工作区域、生活区域就能享受政府提供的服务。
王浣尘(市社区信息化专家组成员、上海交大管理学院教授):从管理学的角度而言,社保卡在上海的应用标志着上海的城市管理已经进入“系统管理时代”。以前办事,你听到对方询问你的第一句话多半是“你是哪个单位的?”随着改革的深化,职工从“单位人”过渡到“社会人”,城市管理必须适应这种变化。而社保卡,就在人与社会之间搭起了一座信息化桥梁。通过这把“金钥匙”,可以快速实现人与政府管理的对接。
记者:许多市民反映,社保卡办事时是挺好用的,可不可以一下全都开通,一卡在手,万事不愁?
王浣尘:社保卡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保卡的功能越强大、牵涉的政府部门越多,管理的难度就越大。推进这项工作,必须依照管理学的规律。上海社保卡的推进工作从相对成熟的社保、医保等应用入手,“螺旋式”稳步推进,各种子系统成熟一个就增加一个。这样,市民服务信息系统越来越庞大、老百姓得到实惠和方便也越来越多,出门将越来越离不开它。也许,不久的将来,千百年来的习俗开门七件事将变成出门头等事:社保卡,您随身带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