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市人大代表分组审议上海市政府三个报告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19

  “上海市政府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要求,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六大和市第八次党代会、市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符合上海实际,这些目标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连日来,出席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计划草案报告和预算草案报告进行了认真审议,对实现报告中提出的奋斗目标充满信心。
  代表们在审议中,对市政府过去五年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说,过去的五年,市政府在党中央和市委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靠全市人民,锐意进取、奋力开拓,全面完成了本届政府的各项任务,推动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上海在新世纪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今后五年的任务中,提出了坚持“科教兴市”战略,注重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体现了上海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力度;提出了坚持整体推进“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法治化”战略,注重改善城市发展软环境,体现了上海全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思路;提出了坚持以举办一届出色的世博会为动力,注重提升城市能级,体现了城市发展的新起点。
  代表们普遍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从服务全国、发展上海的高度,总结前五年工作,安排后五年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客观分析上海进一步加快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立意高,视野宽,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精神。
  许多代表在充分肯定政府工作的同时,也提出了积极的意见和建议。他们指出,在充分肯定上海在过去五年巨大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要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上海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有的代表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之一,是当前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重点。要把全球的金融机构吸引到上海来,同时也要通过培育自己的金融“航空母舰”,提高竞争能力。一些代表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新型产业体系建设;要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使国有企业从机制上成为社会化企业;要加快商业布局调整,促进新型商业业态发展。一些代表指出,应当对非公经济参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进行引导,从政策上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培育做大民营经济;要充分发挥上海的口岸作用、枢纽功能和上海周边地区的集群作用,通过在服务上下功夫,奠定在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地位,形成“大开放”格局。
  许多代表说,依靠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就要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高新技术。要加大科技资源整合力度,促进大学与地区、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要特别注重生物技术、信息科技、城市建设等方面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重视人才队伍的梯次结构,加强人才高地建设的力度;要鼓励教育的多元投入,鼓励多渠道办学,积极探索“一校两制”、走出国门办学等。
  一些代表提出,提高市民综合素质,首先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要发挥公务员的示范作用。有的代表提出,塑造城市精神,既要继承,又要创新,并要体现城市个性;要注重诚信体系的建立,通过创造宽松的创业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舒适的人居环境,全面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不少代表强调,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要关注困难群体的工作和生活,在二次分配上体现公平。
  对于筹备世博会工作,一些代表提出,要使举办世博会成为凝聚人心的动力和共同奋斗的目标,不仅是凝聚上海人民的心,还要将其作为推动和促进长江三角洲联合发展的契机。政府要增强工作的紧迫性和主动性,尽快建立筹办世博会的专门机构,积极争取周边省市谋求共同发展。
  代表们在审议中,还对城市建设和管理、旧区改造、加快区县发展、转变政府职能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对于计划报告草案和预算报告草案,代表们普遍认为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客观实在,反映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