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保持引资强势上行 政协委员专访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31

  刚刚过去的2002年,上海吸引外资创新高。新的一年,怎样持续上海吸引外资的强劲势头?在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分组讨论的会场外,记者采访了3位来自港澳地区的市政协委员。
  曹其东委员:引进储存国际化人才
  上海在吸引外资的工作中,除了政府优势、环境优势、地理优势、配套优势外,还应该有一个人才优势。目前上海外资企业的相关人才十分紧缺。据调查,目前在上海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大多数属于经验型,他们缺乏现代国际管理知识与技能。主要表现在:缺乏懂得国际惯例的高级经营管理、金融、保险人才;缺乏一大批取得国际化执照资格的高级人才,如注册会计师、注册设计师等;缺乏一批能熟练运用外语直接工作的人才;缺乏一批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的人才。因此,除了上海各个行业协会进行培训、辅导外,还需各大专院校有针对性地培养。各政府部门还应不断引进、储存外地各种优秀国际化人才;有专门的机构,可供落户上海的外资企业选聘合适人才。如果上海能做到这一点,更凸现上海的引资优势。
  屠海鸣委员:让落户外企充当招商大使
  最近2年,上海对跨国公司在沪设立中国或地区总部十分重视。新形势,我们要鼓励外国公司、外国企业将中国或地区总部、研发基地、生产企业都设在上海。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上海的国际大都市地位,还可以推动上海GDP的持续增长,缓解或解脱我们经济增长的瓶颈,有助于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优化,促进上海新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支柱的形成,还可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对这种“三合一”的外资企业,要有政策、有措施、有办法地进行奖励和鼓励。
  上海在吸引外资的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挥“以外引外”的办法,让已经落户上海的成功外资企业充当上海新一轮引资的“广告员”、“宣传员”。目前上海有来自102个国家和地区的27740家外资企业。如果能从这些企业中,选用一批企业经营成功、熟悉上海市场、对上海有感情的外商,担当上海吸引外资的“招商大使”,以运用他们的广阔国际网络,搭桥铺路,打通天下,将使上海的招商工作更有声有色和事半功倍。
  龚权委员:目光不只注视500强
  能不能改变长期以来吸引外资招商工作由政府主导、政府搭台、政府唱戏的局面,将其演变成政府唱戏与企业唱戏并重的景象。比如说,政府在以后各种招商活动中搭建招商平台后,由国有企业、外资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分别向外国投资者介绍上海,让外方直接感受上海的魅力,更突出上海优良的投资环境和充满朝气的引资水平。
  上海在吸引外资的工作上,不能仅把目光停留在世界500强身上,也要招揽外国中小企业。因此,上海最好有一个常设的基地,有一个中小企业的投资促进中心,为这些企业落户上海提供服务、引导和支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