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要”倡议塑造可爱的上海
“七不”行为规范已经推行了很多年,与之相伴的,是上海市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日前,在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的大会发言中,马春雷委员代表团市委和市青联发出的“七要”文明新风尚的倡导则是从正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倡议一经发出,引起了会场内外的纷纷关注,反响热烈,“要尊重每个人、要按规则办事、要尽心做好每件事、要说到做到、要微笑待人、要学会勤俭生活、要时刻准备帮助别人”,这简明易懂的“七要”成为政协委员们甚至是会场外的团员青年共同讨论的话题。
会场内:
政协委员纷纷附议
“七要”是“七不”的发展
一样的“七”,看到“七要”难免会和“七不”联系在一起,而同样是行为规范,同样是简单,在委员们眼里,两者却有很多的不同。
顾永才委员提出,“七要”和“七不”是一个联系和发展的过程,如果说以前的“七不”是“破”,那么今天的“七要”则是适时的“立”。于剑平委员认为,随着上海城市的发展,继续以“七不”来要求现在已远远不够。时代的发展要求需要新的符合时代特征和城市特点的东西来构建我们的城市精神。这一“七要”的倡议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和亲和力。张培琳委员认为,“七要”与“七不”相比较更能体现“以人为本”,在强调塑造城市精神的过程中,人是主体,是从精神层面使市民自觉、自律、自我提高、自我实现,而不是把人作为一种工作对象。“七要”的提出是和上海社会的物质文明发展程度相适应的。
上海是平等的上海
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今天的上海是再贴切不过了,开放和宽容让上海越来越成为一个中国的上海、一个世界的上海。“七要”新风尚中也对这一点有着很好的诠释。
正如顾永才委员所说,城市的外在的开放性需要人的内心的宽容性,同时这也是人的基本素质和内涵。陈惠莹委员认为,上海的发展不仅是上海本地的,有责任带全国人民一起奔向小康。所以尊重每一个人很重要,曾经上海的自我优越感、小市民意识等如今都有了好的转变。很多外地人士在上海发挥重要作用,普通话人群也很受尊重,不再有冷遇,现在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一切,让每个人在平等中体现自身的价值。于剑平委员也把“尊重每一个人”放在重要位置,他认为这个城市需要各个工种的人,需要脑力劳动者,也需要体力劳动者,人与人之间应该形成一种相互尊重的默契。这样我们的城市才能更好地发展。
要在青年中积极倡导
在马春雷委员的倡导中,把青少年的积极实践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同样,其他政协委员们也对此表示了相同的观点。
于剑平委员觉得,青少年是这个城市的未来,如果他们每个人都能“七要”做到那我们的城市的未来定然会非常美好。王桢委员提出,2010世博会申办的成功给了广大青年以发展的契机。而到了那时,今天的青年将成为上海主流社会中的重要力量,将迎接来自世界的客人。所以青年应该成为“七要”的积极倡导者。沈晓明委员认为,“七要”用简明的大白话形式坦诚地说出精神的本质,令人想起曾有的五讲四美三热爱。作为政协委员,自然先要身体力行,去实践“七要”,其次,实践之后还要积极地对市民特别是青年们倡导,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好的精神面貌。
会场外:各界青年积极响应
诚信是立身之本
翁志华(宝钢集团团委副书记):我认为“要按规则办事”尤其重要,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娱乐,事事都有规则,违反规则,就会受到限制、遭到惩罚,甚至“淘汰出局”。遵守规则的前提是了解规则、熟悉规则,青年人应尽早学习,从小做起。我国入世一年多来,作为宝钢的一员已深切体会到遵守全球经济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在遵守世贸组织规定的前提下,充分地利用规则,保护自己,为我所用。如果人人守规,就可人人受益。此外还有“要说到做到”―――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更是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立身之本。宝钢集团的数十个青年文明号将按照倡议,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每一道工序,加工每一个产品,努力实践诚信的职业道德。
“七要”提出新的衡量标准
李昕(同济大学团委书记):“七要”行为规范的提出,具有很强的适时性、针对性和必要性。特别是在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进程中,面对即将到来的2010年世博会,如何为上海的飞速发展输送合格的具有上海城市精神的青年人才,一直是高校共同思考的问题。高校团组织应与时俱进,围绕学校育人中心环节,在培养具有现代人格精神、适应国际竞争的城市青年上作出探索。可以说,“七要”行为规范为高校团组织开展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衡量标准。
从“七要”的具体内容来看,要尊重每个人、要尽心做好每件事、要说到做到等,贯穿了胸怀他人、海纳百川、严谨求实、身体力行、诚实守信等观点,体现了现代青年人格形成的诸多要点。我校团委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根据“七要”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地弘扬“七要”精神,把大学生着力培养成具有现代人格精神、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青年才俊,倡导青年成为可爱的上海大学生。
充满微笑的城市是十分可爱的
郭逾前(市体育局团委副书记):在“七要”中我认为有两点对于体育系统青年来讲特别有实际意义。一是要尽心做好每件事情:拿奥运金牌是每个运动员的理想,虽然位于金字塔顶端的冠军头衔只有那么一个,但是每一个运动员都应认真对待每一次训练和比赛,在不断攀登体坛高峰的同时更给亿万观众带来更高、更快、更强的享受;二是要微笑待人,体育是一座城市的名片,而运动员更是这张名片上的重要内容,由于频繁的比赛和交流,运动员逐渐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和精神文明的窗口。比如小巨人姚明的微笑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还不是一位大师,但已经是一位大使。一个到处充满微笑的城市无疑是十分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