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多管齐下保持房地产持续健康发展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13

  上海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已经初步确立。去年房地产占全市GDP的比重已从上一年的6.4%上升到6.9%。记者2月13日从市房地资源管理局获悉,今年上海不但将扩大廉租房制度的覆盖面、给动迁居民更多实惠,而且将强化市场化的土地供应机制、建立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机制,多管齐下保持房地产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让普通百姓居更佳。去年,上海市区人均居住面积从上年的12.5平方米提高到了13.1平方米。在努力使大多数人通过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解决住房的同时,上海还在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住房保障体系,使低收入家庭也能分享上海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市房地局负责人昨天表示,今年上海将扩大廉租对象覆盖面,使全市享受廉租政策的家庭总数有大幅度增加。同时将推进以老百姓急需改建地区为重点的旧住房拆除改造,研究解决房屋面积小、人口较多的实际居住困难户以及特殊困难户的安置问题,改善老住宅小区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
  从源头上控制土地供应。今年上海将加快完善土地供应的市场运行机制。一方面适当调整土地利用规划控制指标,调控好土地供应的总量、结构和布局,以适应未来十至二十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将完善土地招标出让制度和操作办法。如逐步推行土地“熟地”招标出让;适度调控土地二级市场,引导开发商有序、有节奏地盘活存量土地,规范存量土地交易行为等等。
  预警预报机制衡量房市“晴雨”。今年将建立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机制。有关部门将充分利用房地产权籍管理信息、房地产登记信息和权属调查信息“三库合一”后的信息渠道,邀请学术界、理论界和房地系统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各种材料、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定期向全社会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引导投资和消费,引导房地产业自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引导房地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市场更为统一、开放。今年上海还将实施内外销办公楼销售对象的并轨,允许境内外单位和个人购买或租赁本市国有出让土地上的各类非居住房屋,取消租售对象的内外销之分,建立一个更加统一、更加开放的房地产市场体系,进一步改善上海的投资环境,降低境内外投资者的商务成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