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市十一届人大集中民智 反映民意 促进发展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55

  上海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即将隆重开幕。回眸过去的五年,市十一届人大代表围绕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反映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提出了483件议案、3275件书面意见,还参与了市人大常委会对本市住房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等重大事项的审议和决定,为上海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议案,为立法助推
  精神卫生条例、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上海许多影响面广、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规,都来源于人大代表的议案。据悉,五年里,根据代表议案,市人大常委会已制定或修改地方性法规22件,占十一届市人大立法总数的半数以上;还有部分列入立法计划、立法调研,或拟制定政府规章。许多代表的立法议案,既有案由、案据,还附有建设性的实施方案或法律草案稿,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前瞻性和可行性。
  许多代表议案、书面意见,促进了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如“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完善安民帮困补贴”、“关于加快新一轮旧区改造”等议案,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出谋献策;路口配置红绿灯、学校门口取缔流动摊贩,新建小区通气、通电、通邮等书面意见,在政府部门的重视下,使群众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议案、书面意见的内容更具综合性、超前性。去年市人代会上代表们提出的人大自身建设、领导干部及公务员要联系群众、体察群众疾苦,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等问题,都涉及众多领域。
  
民情,参政之基础
  越来越有质量的议案、书面意见从何而来?许多代表说,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反映民意,深入是前提!为了解上钢三厂飘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沈建华代表在不同气象条件下多次实地踏勘,还向卫生防疫、环保监测等部门和街道调查,会同其他代表一起提出书面意见。陆永清代表每年要抽时间到社区调研,听取居民反映,然后分门别类列出方案,“变”成一份份书面意见。一位居民偶然得到梁武杰代表的电话号码,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他反映自己所在小区的环境问题,没想到梁代表隔了一天就到现场了解情况……
  市人大常委会建起联系网络,为市人大代表联系选举单位和选民,创造了条件。各区县人大也积极创新活动方式,给予支持。如五年来,闸北区每年坚持开展“代表议政日”活动。长宁区开展“人大代表选民接待日”活动三年中,有500余人次的市、区人大代表接待选民1500余人次。卢湾区在街道社区设立了“代表接待选民室”;普陀区桃浦镇还成立了由市、区人大代表任常务理事的“社区工作协会”等。
  
落实,源于各方重视
  代表议案、书面意见有成效,关键要落到实处。去年市“两会”结束后,市政府第一次常务会议的第一项议程,就是听取关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提案的落实情况汇报。
  五年来,政府部门和法院、检察院对于一些宏观性、综合性问题,以及涉及面广、办理难度大的书面意见,都由领导亲自协调,并加强承办单位与代表的沟通,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每件书面意见都由承办单位在法定期限内研究处理,并书面答复代表。代表对办理结果、工作人员办理态度的满意率连年上升。
  市人大常委会在办理和督办代表书面意见过程中,坚持代表对办理和督办工作的参与;坚持办理督办工作与常委会工作结合;坚持对不满意件的重点督办,提高了代表书面意见办理工作的质量和时效。
  即便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议案、书面意见仍然“有家可归”。市人大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在立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工作中,充分接纳代表意见。政府部门建立追踪办理制度,追踪了解办理情况。市政府领导每年都邀请提出相关意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通报情况,共谋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