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2002年申城商品房销售价格上涨,上海房地产市场究竟有没有“泡沫”?上海市统计局权威人士说,上海房地产市场总体运行良好,发展是健康的。
供求尚均衡
上海房地产市场总体运行良好的主要依据,一是商品房市场供求总体上处于均衡水平。从2000年至2002年,上海商品房竣工面积为5418.9万平方米,销售面积5315.11万平方米。其中,2002年竣工面积1983.9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7%,销售面积1960.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1%。销售面积与竣工面积基本相当。二是商品房空置面积大幅度减少。至2002年末,全市共有空置一年以上的商品房279.47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295.96万平方米,下降了51.4%。三是虽然受需求旺盛和成本上升的影响,但房地产价格呈小幅上升的走势,未出现大幅波动。2001和2002年,上海住宅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分别上涨了2.1%和8.7%。
房市无“泡沫”
上海房地产市场不存在“泡沫”,首先从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分析,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回笼情况良好,房地产开发商通过预售获得的定金及预付款比重较大,占41.8%,企业自筹资金比重提高,占26.3%,而通过贷款筹资的比重仅为22.6%,表明房地产企业资金风险不大。
其次,由于上海房地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使上海房地产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因此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如:在土地使用方面,上海从1988年开始试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目前已基本实现了土地的有偿使用;新建的各类房屋基本上实现了商品化,原有可售公房的出售比例已达80%左右。
再次从发展趋势看,市场需求总量有望继续维持和发展。在申城登记预售的商品房中,外省市及境外人士购房比例已经达到24.2%,而且这一趋势还会进一步发展。随着本市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居民为改善居住条件的购房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新一轮大规模城市建设和旧区改造的展开,对商品住宅形成新的需求,这都将为上海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两方面调控
尽管上海房地产市场总体运行良好,但为防止出现“泡沫”化倾向,还必须重点在两方面加强调控。其一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力度要适当。1999年本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速为10%,2001年为11.4%,2002年上升到14.2%。增速的不断加快将对今后申城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增加压力。其二是要适当调整商品房供给结构,进一步控制别墅、高档公寓面积,增加适合普通百姓改善居住条件需要的中低档商品房的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