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刚完成中小学达标工程,闸北区日前又掀起新一轮教育资源建设高潮。根据即将出台的《闸北区学校布局规划方案》,未来5年内,闸北区将结合旧城区改造,对内环线以南所有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进行重新规划,计划将各类办学机构的总数减少14所,占地面积则扩大6万多平方米,并按照高标准配置办学设施。在日前召开的闸北区第七次党代会上,闸北区委书记姚海同提出:必须抓住旧区改造的历史机遇,创建优质教育环境,构建闸北教育发展的新优势,提升教育作为闸北区“品牌”的含金量。
环线以南是闸北区的老城厢,先后建立中小学和托幼机构88所。数量虽多,但一些学校混杂在居民区里,面积狭小,办学条件简陋。去年开始起步的旧区改造,为闸北城厢教育摆脱“点多规模小”的窘境创造了机遇,利用新城区规划的契机,将区域内教育资源重新配置,按照教育规律和居民需求优先布点。
数量做“减法”,办学效益做“加法”,变一盘散沙的无序布点为科学布局。闸北区将旧区分块,对人口分布等信息进行细致调查,测算出所需配备的各阶段学校的数量、办学规模,对现有学校实施改造。针对小学、初中生源持续回落而学前教育日益受到社会重视的趋势,将通过撤点缩并,使旧区中小学减少30所,同时计划新建一批幼儿园、托儿所,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布。
为了保证教育资源不在改造中流失,区政府推出“拆一还一”的政策,即现有的教育用地如需划作他用,必须用其他地块等价补足,这就为教育资源的淘劣扩优提供了可能。对于一些办学条件较差、规模较小的优质学校,区政府还计划追加资金做大做强。北站地区的一所学校长期“蜗居”在老居民区,区政府腾出黄金地段,计划投入1.5亿元,让学校迁址重建;中兴路上一所小学则将在原地成倍扩建。根据初步规划,5年内,旧城区保留下来的中小学绝大部分都将通过原地改建、迁建等途径扩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