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松江打造“古上海游”“华亭老街”新颜面世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77

  松江古城大型改造项目―――华亭老街,1月23日竣工开街、新颜迎客。据了解,这是该区打造“古上海游”黄金线路的序曲。
  华亭老街全长608米,为古城十里长街的精华。这项总投资3.4亿元的改造工程,先后修缮元代清真寺、明代西林寺及袁昶宅、瞿氏宅、王冶山宅等多个市级和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辟建占地10余亩的街心花园,建造了5.3万平方米的仿明清建筑,已初现“双寺南北对峙,古宅沿街并立,仿古建筑成群,花园绿树葱茏”的绰约身姿。它与先前建成的庙前街、长桥街浑然一体,与改造中的岳庙商街、方塔唐宋文化街、松江老街连线成景,蔚成一条全市最长的,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文化商业长廊。
  松江自古有“东起华阳桥,西到跨塘桥”的十里商街。《中国古代建筑史》称,“至明代,松江宅第园林数量之多、技艺之精美,与苏州、杭州、嘉兴府齐名。”市委、市政府在确定建设松江新城时,提出“一城两貌、彰显特色、古城古貌、新城新貌”的发展定位,要求松江区在“十五”期间,高起点规划建设22.4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同时把13.6平方公里的古城保护好、改造好、利用好。
  松江在古城改造中,坚持以文化润色旅游,把散落的“珠子”串成旅游城市的“项链”,凸现“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的历史风貌。松江区打造“古上海游”黄金线路数清晰:一是“挖宝掘金”式保护。继去年修缮、重建大仓桥、跨塘桥和葆素堂、祭江亭之后,今年初又把坐落于南俞塘上的五座元、明代石拱桥进行保护和修葺。二是“拓园成景”式利用。结合杜氏宗祠修旧如旧,使之与秀南街明清街坊、明代颐园整合成古园宗祠区。三是“楚材晋用”式集纳。在古城“拔稀住宅、造林建湖”中,把陈化成寺“搬”至方塔园中,使之产生古建筑的集聚效应。
  路数清则功效明。松江古城“古上海游”轮廓渐明:西部历史文化保护区,疏浚老市河、古浦塘、沈泾塘、秀春塘、花园浜,保护性修复明代、清代和民国初期的8.55万平方米民宅故居,展现“窗外闻橹声,门前连市井”的水乡秀色;中部地区结合寺庙园林修葺,建十余万平方米仿古建筑,成为繁华商街;东部地区辟建唐宋文化街,盖府隍阁,造集仙门,与方塔园和周边的唐经幢、云间第一楼等相映生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