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加入世贸组织第一年 外高桥后续动力强劲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18

  2002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进入实质性运作的第一年,被誉为“离世界最近”的外高桥保税区在这一年中全方位“提速”,以骄人的“战绩”有力地回答了“加入世贸组织后保税区如何发展”的问题。
  
招商引资速度热度不减
  2002年保税区共批准新项目979个,全年共吸引投资总额7.8亿美元;区域累计投资项目数突破6000个,累计投资总额达到了73.21亿美元。总体而言,投资呈现出几大特点:
  增资项目多,已落户企业纷纷“梅开二度”、“梅开三度”。全年增资项目共148个,同比增长104%,其中实体项目78个,占总数的54%;追加投资的贸易类企业70个,增加的投资总额达到2.1亿美元,占全年投资总额的26.9%。
  投资额超过500万美元的项目多,总数达到31个,投资总额达到3.6亿美元,占全年投资总额的46%,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19个。
  贸易公司多。在加工类企业、分拨类企业、物流企业等均有不俗表现的同时,曾经被认为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优势不再的贸易类企业招商呈现出“非降反升”的势头,尤为引人瞩目。全年投资的贸易类项目有714个,占总数的73%,同比增加73%。
  
产业基地形成集聚效应
  进出口贸易、现代物流、高科技制造三大基地的建设,使保税区充分展现出产业集聚效应的独特魅力。
  作为全市出口增长的“生力军”,2002年保税区进出口总额达到近120亿美元,同比增长34.6%,其中出口总额达31.25亿美元。
  围绕现代物流基地的战略定位,外高桥已初步建成物流产业供给集聚的核心基地。2002年实现物流经济增加值50.7亿元、仓储面积达106.98万平方米、物流企业营业收入567.86亿元。共吸引物流项目167个。目前保税区累计有物流企业700家,第三方物流企业78家,世界排名前20位的有15家公司落户,日本丸红、美国康宁、韩国LG等跨国公司纷纷设立分拨配送中心,沃尔玛、欧尚等跨国采购中心也相继登陆。
  高科技制造产业继续以英特尔、飞利浦、IBM、惠普等IT“四小龙”为主力,为2002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41.28亿元立下汗马功劳。随着业务蒸蒸日上,跨国公司更加大展拳脚:英特尔加奔腾四处理器的生产线引入;IBM投资3亿美元的项目开建并将于近期竣工投产;全球最大的封装测试企业安靠公司追加3600万美元投资;西门子、泰科电子等知名高科技企业也纷至沓来。
  
区域服务功能日益提升
  完善区域服务功能也不断“提速”。从去年4月22日起区内10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出口报关由两次报关变为一次报关,通关速度缩短到5小时以内;外高桥汽车交易市场建立海关绿色通道后,进口汽车通关时间从原来的至少一星期缩短到8小时以内;EDI无纸化报关也运转顺利。
  保税区管委会去年专门拨款,在区内开通了免费巴士,建立健全区域交通网络;与上海市移动通信公司签下合约,共同开发建设政务网、海关网和物流业务网三网合一的城域网,实现光缆进区;加强了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的投入,完善保税区综合投资环境。
  开发公司以国际化高起点、高标准的模式管理园区。如新发展公司在全面实施ISO14001和ISO9001―2000两个标准体系基础上,运作更简捷高效,在积极发展新客户的同时,全力做好老客户的服务,营造出浓郁的“大家庭”氛围,为客户服务的诚意使公司50万平方米厂房租售率达到99.4%。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