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口岸“大通关”助企业开拓市场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91

  达丰(上海)电脑有限公司以近10亿美元出口额的骄人业绩,成为上海市2002年出口创汇“状元”。记者日前获悉,自上海松江出口加工区去年7月推行“大通关”以来,该公司仅用不到4小时就可完成进出口快速通关作业,仅上个月就接受了35万台笔记本电脑的订单,广达电脑集团更是把它70%的业务从台湾地区转移到上海达丰。
  国际级的城市应有国际级的通关效率。作为内外经济连接的重要“枢纽”,“大通关”使上海口岸参与国际经济的合作与竞争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近两年,在中央和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上海口岸各部门互相配合,协同会战,上海通关提速已成定局:去年年底,上海口岸基本可以实现海运进出口货物24小时通关,空运进出口货物12小时通关。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的“空运直通式”、“快速通关”、“便捷通关”分别达到6小时、4小时和8小时。大通关,正为上海企业开拓更广阔国际市场,并成为上海对接全球经济的对外贸易“快速通道”。
  多年不变的陈规随着“大通关”的推进而被一一废除:原先海运与空运进口货物必须在抵港后24小时和2小时才能办理报关手续,可如今“提前报关”让它们在大洋彼岸就能向上海口岸报到;原先成千上万名报关员每天都要在现场海关与上海边缘港区码头之间来回奔波,可如今在上海市航运交易所2000多平方米的大厅里,海关、检验检疫、港务、银行等各个窗口为他们提供24小时的“一站式”服务;原先需经20多道“门槛”,耗时3到5天才能为一份加工贸易合同办理一本登记手册,如今加工贸易计算机联网管理让它们在15分钟之内就能完成报关。
  时间就是效益。企业通过享受“大通关”一系列的政策,降低贸易成本,提高企业效益。“以往出口货物时,我们花在路上的运货时间就得一到两天。而如今公司若早上发货,下午就可抵达机场。大通关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去年公司的出口额达8.5亿美元,今年还将得到更快的增长。”英特尔产品(上海)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记者近日从上海空港办获悉,上海三大物流园区之一的空港物流园区建设前期工作已在加快展开,第二条跑道和第二座航站楼分别计划于2004年和2007年建成。随着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集聚、辐射作用的增强,上海的通关能力还需提速、提速、再提速。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像新加坡等一些国家可在2小时内完成空运进出口货物,海运时间也大大少于24小时的标准。上海要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上海口岸的通关速度还需“更上一层楼”。上海将以自身不断完善的贸易投资环境,向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稳步前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