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探索都市型工业园区发展战略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22

  最近,上海市经济学会、上海市市北新区管委会、上海市工业开发区协会联合举办“上海中心城区工业园区发展战略”研讨会。本市6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中共闸北区委书记姚海同到会听取发言并讲话。
  与会者认为,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是适应上海率先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是上海抓住入世机遇,率先闯出新型工业化新路子,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也是全面振兴区(县)域经济的一大创新举措。
  与会者认为,区(县)级开发区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还是税源最大化,值得认真思考。因为两种“最大化”的运作程序、操作方法不同,两者兼得并不可取。从开发区的功能性开发来说,应追求税源最大化,即通过招商引资,以培育税源为主。为解决开发区财源问题,可实行开发区与区财政税收分享制。有专家指出,做好招商引资是搞好功能性开发的切入口。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五项标准,招商引资要做到“六个一”:要有一个产业、服务、人才三配套的良性生产循环;要有一个控制点企业;要有一个窗口服务;要有一个精干高效的管理团队;要有一个完善的投资咨询服务机构;要有一个度身定制的招商引资方案。也有专家认为,中心城区地价高昂,因此,招商引资主要应在打造优质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以此降低相对商务成本上下功夫。
  与会者认为,都市型工业园区选择什么样的产业,应该让市场来说话,政府宜给予必要的扶持和培育,不宜先入为主。当前开发区应该把一切工作聚焦在调动中小企业主的积极性、增强开发区的凝聚力上。这一新的功能定位,要求开发区改变原来的经营管理理念。第一,要改变人有我有,人缺我全的“小而全”观念。都市型工业这一概念本身是区(县)工业错位布局、错位竞争的体现,其要旨在于显示区(县)工业个性化特色。第二,要改变“守土有责”、“造福一方”的传统观念,要打破工业园区地域概念,打上海牌、长江牌、中华牌。第三,要改变先筑巢后引凤的计划经济模式,千方百计发展和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变筑巢引凤为引凤筑巢。第四,要改变小量资金启动主要依靠贷款的观念,实行滚动开发的投融资方式。要抓住外来资金踊跃、民间大量资金找不到出路的机遇,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原则,通过改组改制,做大做强现有的新区投资经营公司,使之具备必要的抵御风险能力。第五,要改变政企两块牌子、一个班子的常用做法,把行政管理职能真正转到引导、监督、服务上来。第六,要改变市、区两级经济各谋发展的封闭思维,大力促进市、区联手,相互推动,扬长补短,全盘皆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