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工业产权改革全面提速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91

  “十六大”以后,新一轮大规模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浪潮开始涌动。在市经委1月11日披露的《2003年上海工业工作要点》中,涉及国有企业改革和调整的阐述一连用了三个收缩:纵向收缩国资运行的层级,横向收缩国资管理的跨度,点上收缩国有股权比重。同时明确表示,实现大、中型企业适度控股、有效减持,小企业基本退出,正是“三个收缩”产权改革的目标。
  一份被称为“个、十、百、千、万计划”的方案显示,未来三年左右时间里,上海工业企业的产权改革有望迎来一个迅猛发展的高潮期:部分有条件的控股公司将转型为无行业色彩的以资本运作为主的投资公司;重点扶持1至2个集团进入世界500强;形成10家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100家左右二级公司将进行实体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1000家企业将实行经营者或经营者群体持股改革;1万家三级及三级以下小企业放开搞活……据悉,仅今年以内,涉及国企的资本运作就将在200亿元左右,其中包括破产关闭核销坏账50亿元,上市公司重组50亿元,改制出售50亿元,不实资产核销50亿元。
  适度控股、有效减持―――大中型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将是新一轮国企改革中的重头戏。目前,二级公司产权改革的思路已大致成型:仍有较强管理色彩的管理性公司,将整合成实体性公司,而整合中形成的“空壳”公司,则将加速退出市场;同时,优势突出的集团,将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改革,进一步做强做大;而对于从事都市型工业的行业,则将配合各区“一业特强、多业发展”,市区联手实行产业的区域性、行业性移植。
  通过上市公司重组、再融资,实现国有资产变现,将是这些大中型企业产权改革中格外引人注目的焦点。据悉,对有融资能力的上市公司,将支持其进行再融资,并鼓励其收购控股公司和集团公司的优质资产,同时,控股、集团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减持国有股股权。而对于丧失融资能力的上市公司,则将优化壳资源配置。
  与此同时,小企业的产权改革将更为迅猛。市经委明确表示,对规模以下的三级次工业企业和四级次以下的重孙企业实行清理性改制、多元化改造,属地化管理,通过关、停、并、破、卖等措施,坚决退出。同时,结合主辅剥离、创业投资、再就业工程,形成一批“小、优、特、精”的配套型、服务型、高成长型小企业。
  此外,本市还将吸引行业协会、小企业服务中心、担保机构、创业投资公司等参与,共同搭建小企业改制、发展的平台,以加强小企业改制方案制定和实施、创业辅导、工商登记、党群关系转移、融资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