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科学院助推“科教兴市”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66

  为了落实新一轮科教兴市战略,作为本市应用技术研究生力军的上海科学院,日前明确提出要把上科院建成高技术、实用先进技术和高技术新产品的重要源泉和基地的战略目标。
  主要由8个市属单位和19个中央在沪单位构成的上海科学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解决经济建设中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如在上海磁浮列车建设项目中,上海材料研究所承担了磁浮列车轨道梁支座项目,启明软件有限公司承担了自动售检票系统在内的12个弱电项目的设计及工程实施管理总承包任务;在粤海铁路通道工程中,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我国第一艘跨海火车渡船―――琼州海峡火车渡船已经交船,填补了我国跨海火车渡船的空白;在三峡工程中的永久船闸液压启闭机项目、“长征四号”运载火箭的发射等国家重大技术工程中也都有上海科学院相关研究所的研究参与。
  据透露,除了为国家和上海市的重点、重大工程项目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外,今年起上科院的另一战略重点是强化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的孵化功能,根据上海各区县不同的产业发展定位,开拓建立新的产业化基地。为区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助推加油。目前,上科院已在奉贤、青浦、浦东、宝山、闵行等地建立了一批产业基地,例如材料研究所已在青浦建立了精细化工基地,上海传输线研究所在宝山区建立了通讯电缆、光缆产业基地。
  随着发展战略的调整,上科院对自身的定位有了更明晰的认识。他们意识到作为知识和技术的生产者,研究所一方面要通过自身的产业化为社会提供高新技术产品,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为社会、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技术和服务,这样才能激发出技术的辐射效应,从而成倍地提高企业效益,凸现出研究所在科技创新中的先导作用。研究成果一旦为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所使用,将产生出比自身产业化大得多的效益。例如材料研究所研发的自润滑轴承技术在研究所自办的产业中效果不大,而该项技术转入一家民营企业后立即得到快速发展。
  有效整合自身力量,增强优势技术集成,在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造船、城市安全、城市环保、轨道交通等方面形成一批核心技术,是上科院各研究所正在思考的课题。如城市环保是一项包括噪音控制、大气污染控制、水处理等多项技术集成的综合项目,上海科学院在多年技术积累的基础上,与以企业为主体的环保产业协会及绿色工业促进中心密切合作,努力使多类交叉学科技术在新一轮城市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中发挥作用。上海科学院的10多位专家进入环保产业协会各个专业委员会担任职务,密切了与企业的联系。在上海的轨道交通建设中,上海计算技术研究所、材料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的隧道施工运输设备、新材料应用和检售票系统等多种技术共同为发展轨道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提供的全国第一条国产隧道垂直输送设备使上海地铁隧道开挖的运输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
  据悉,今年上科院还将在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提高重点攻关项目申报成功率、探索应用技术研究新机制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同时上科院机关工作人员的再培训工程也将启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