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银行业将产生“聚变”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90

  8年以后,上海的银行业将会是什么样?按照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未来的银行业将不再只是一个金融企业。
  近10年,上海的服务业取得迅猛发展,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3.85%,比上海的平均增长率高1.4个百分点左右,而金融业的增速又比上海服务业平均增速高出1.5至2个百分点左右。银行业是金融业的龙头,未来8年将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最关键的时期,中国申博成功使上海经济成功引入“世博引擎”,这必将促使银行业实现跨越式的惊人发展。
  银行界人士普遍认为,银行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通过金融手段服务经济建设,世博会本身所产生的一系列金融需求将直接给银行业带来商机,但这种直接效应相比于间接效应,恐怕还是次要的。孙持平认为,世博会作为一种动力源,将首先引发上海的房地产、旅游、酒店、餐饮、交通、通信、广告、建筑、环保等行业的发展机遇,银行业通过向这些发展规模明显放大的行业提供金融服务,从而最终获得一种间接的但却更多更强更持久的发展机遇。
  这种间接效应归纳起来就是具有传递性、叠加性和持久性的三大特点。首先,这种发展机遇不是由世博会直接作用于银行业的,而是先引发相关产业的发展,然后再传递到银行业;其次,这种发展效应将上述行业与银行业的发展动力加以融合、汇聚,产生一种叠合的能量,具有放大效应;同时,这种间接的发展动力并不仅仅作用于世博会举行期间,即使世博会结束后,这种相互间的传递过程也不会立即终止,因而具有长久的发展性。
  正因为认识到世博会对银行业的巨大推动作用,上海的各家银行从申博成功的那天起,就积极行动起来。市工行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就拿出了一套“为市政府举办世博会进行金融服务”的框架方案,直送市政府,内容涉及提供资金支持,担任财务顾问,提供投资产品,建议发行债券等等。中行、建行、农行、交行等各大银行也纷纷提出各自的服务方案。银行界人士预计,各家银行谁都不甘落后,谁都想成为世博会的核心银行,一个围绕世博会主办行资格的争夺即将展开。
  展望2010年,老百姓将看到的银行名字会越来越多,外资的,中资的,民营的,股份制的,等等。到那个时候,老百姓到银行柜台去,大多不是为了存取款,而是寻求一对一的度身定制理财方案的个性化服务。8年后,人们将享受到银行业更多的人文关怀,享受到更多的人性化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