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市委、市府召开“落实缓解交通拥堵措施专题会议”一周来,市民明显感觉到:高架车速快了,地面通行能力提高了,上海道路交通总体状况改善了。市交巡警总队有关领导感慨于有关部门的鼎力合作和市民的理解支持,同时坦陈:形势依然严峻,压力并未减轻。
新年头一周,交通改善的主要表现是:机动车盲目变道较年前减少三分之一;高架道路、市中心主干道机动车车速提高。高架白天机动车时速由30公里升至40公里。原先较拥堵的西藏路下匝道等25个高架“结点”,得到一定缓解。市中心区主干道高峰时段机动车时速由约15公里上升至17.2公里。
初见成效,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社会各方协作的“一盘棋”精神。连日来,各区县顾全大局,纷纷采取措施,全力缓解区域内交通拥堵。静安区一周内拆除了南京西路、威海路等处近100只停车泊位。浦东、徐汇、卢湾、黄浦等区领导也纷纷上路巡察,现场调研,落实解决拥堵的具体措施。
公路客运部门加强对长途客车、集装箱车的监控,对不符合标准的车辆实行强制维护。市交通局更新了1500辆公交车,450余辆高等级公交车已投入营运;对擅自赖站、随意停站、占道停车等行为予以从严查处。市政局大力推进非开挖施工,规定在市交通繁忙地区,应用此项技术的管线项目优先立项。
全市交巡警不断破解难题,相继完成了高架娄山关路南侧2公里增辟车道,金沙江路、周家嘴路等高架下匝道调整车道疏导性措施;实施延安中山等10个路口禁左,地面5个路口增划进口车道措施。全面调整43个公交站点,市区主干道279个路内和人行道停车泊位全部清理完毕,目前自撤率已达40%至50%。
市民交通文明意识有新增强。本市主要客运企业数千名驾驶员与单位订立了“安全营运协议”,承诺文明行车。元月4日起,每天有3000名交通志愿者在254个主要路口帮助维持秩序。不少市民还献上了缓解交通拥堵的“金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