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重大工程提升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22

  编织成网的高速公路、深邃蜿蜒的隧道地铁、“巨弓”般的跨江大桥、生机盎然的片片“绿肺”……今年,上海重大工程完成了前所未有的500多亿元重量级投资,建成20余项工程,并启动了洋山深水港、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等20多个重大项目,为转变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积聚了新的能量,使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迅速提升。
  
  2002年初,环保项目――苏州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首次被列为上海“一号工程”时,上海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信念变得无比执着。经过几年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上海在具备了较好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加大对城市环境重大工程的投入,到今年为止,环保投入占全市GDP的比重已连续3年保持在3%以上,今年的环境建设项目约占重大工程项目总数五分之一。
  
  重大环境工程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逐步显现,上海的城市形象和投资环境大幅提升。今年底,伴随投资100多亿元的苏州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的圆满完成,苏州河干流基本消除黑臭,河水生态功能开始恢复,中下游两岸景观初现。上海每天的城市污水集中收集和处理能力比3年前分别增加83万立方米和44万立方米;江桥、御桥两大垃圾焚烧厂点火运行后,每天可为上海“消化”掉两千吨垃圾,使上海的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置与国际先进手段接轨;外环线被百米林带镶上了“绿项链”,古城公园、不夜城绿地、四川北路绿地等相继建成,今年底上海市区人均公共绿地将达7.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升至31.5%。
  
  作为上海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城市形态的布局调整和城市功能强化,则通过“三港两网一江”为重点的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得以实现。
  
  今年上海新一轮的城市布局进入高潮。在经历了“过河(苏州河)”、“越江(黄浦江)”阶段后,新世纪的上海进入了以洋山深水港建设为标志的“跨海”阶段。总投资143亿元的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实质性启动,外高桥港区四期工程也进展顺利,以国际航运业为支撑定位,上海抓紧开展完善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研究,迅速构筑国际航运中心。“海港”、“空港”等对外交通枢纽的形成,为上海城市发展奠定了“由内而外”的重要格局。
  
  与此同时,一张巨型高速公路网在上海市郊铺开,也为上海“由内而外”、加快与长江三角洲周边城市沟通,打开了“黄金通道”。目前,今年重大工程中的外环线浦东段已经建成,同三国道上海段、莘奉金、沪青平高速公路也将在年底通车,到今年底,上海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238公里,明年还将有200多公里高速公路陆续开工。
  
  上海城市布局逐步调整后,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和提升。今年以来,一大批市内交通重大工程驶上快车道。一是“三隧一桥”新一轮越江设施工程将尽快缓解“过江难”矛盾,大连路隧道已全线贯通,外环隧道、复兴东路隧道、卢浦大桥也在加紧建设;二是轨道交通网将构筑起快捷的公共交通体系,今年建设的本市轨道交通项目体量都非常大,投资超过100亿元的项目有好几个,如轨道交通4号线(明珠线二期)造价122亿元,轨道交通8号线(M8线)造价近130亿元等,此外,举世瞩目的上海磁浮列车快线等也在加紧调试,明年还将开工总长100多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预计2005年上海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可达280公里。
  
  上海人的母亲河黄浦江再度成为城市的“重心”。结合新一轮旧区改造和经济结构调整,上海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工程将引发一批住宅、市政、交通、环境等重大工程的相继建设,使黄浦江成为一条真正的“黄金岸线”。在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过程中,上海向世人展示出宜居城市的优秀风范,一批标志性的重大工程将为上海树起新的“丰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