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经济:连续11年两位数增长
和着温馨岁末的声声祝福,翻看一路走过的马年日历,上海经济满载收获―――保持第十一年两位数增长已成定局。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每一个人也许都会有所体会:口袋里的钱更多了,市场上的商品更丰富了,购物的环境更舒适了,还新添了些许美丽的居家用品,而物价水平依然保持平稳。
有力支撑这些变化的是持续攀升的经济总量。根据截至今年11月末的各项指标,并综合分析今年上海每个月的经济走势,可以画出一条稳健向上的折线,我们有理由相信,全年的乐观预测已经没有悬念。估计今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肯定好于去年10.2%的水平,而且很有可能超过前三季度10.6%的增幅。依此推算,上海人均GDP有望接近5000美元。
中国稳定的宏观政策环境,是上海经济持续向上的重要内因,潜移默化中又强化着上海迎接“入世”挑战的能力。细细回想一下,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持之以恒的内需扩大政策,诸如此类的宏观导向已经坚持了整整五年。正因为导向明晰不摇摆,坚定了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资金得以充分调动,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得以上马,产业结构得以不断优化调整,企业技改信心得以不断提升,为中国经济和上海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再看上海今年的宏观走势,可以发现社会供给依然强劲,二、三产业均衡推动的大格局没有改变,这是上海经济保持稳健的牢固基底。今年1至11月,本市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323.08亿元和2476.2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5%和9.5%。工业堪称产业发展中的最大亮点,不仅产销两旺,工业效益也是逐季增长,今年累计到11月底对全市GDP的贡献率已经上升到51.3%,比上半年又增加了1.1个百分点。据市经委透露,本市全年工业利润总额将首次突破500亿元。
社会需求略大于供给,在保持整个社会供需平衡的同时,进一步激励经济蓬勃向前。从投资来看,上海从年初开始就十分旺盛,尽管随着基数的不断增长,增幅有逐步趋缓之势,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突破2000亿元没有大碍,从而又将创下上海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纪录。消费势头也不错,今年1至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达到1856.32亿元,同比增长9.5%,预计全年也将超过20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各行各业准备充分,年初估计的“入世风险”并未给上海经济带来多大影响,特别是开始预计形势可能会不太好的外贸,发展势头出乎意料。今年1至11月,上海外贸出口总额已达290.63亿美元,同比增长14%,全年将稳超300亿美元。
外贸形势喜人,其关联效应非常明显,如拉动交通运输业发展,带动银行存贷款放大等。这些增长效应的全面释放,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了微观经济的良好预期,增加了上海经济的吸引力。从目前来看,“入世”对上海吸收外资的积极效应已经初步显现,主要体现在以金融、电信、物流等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吸收外资迅猛增长。
展望明年上海经济走势,众多专家比较一致的观点是“继续向好”。因为经济发展本身有个惯性问题,今年的高增长必然会带来明年企业景气指数、企业家景气指数等信心指标的攀升,这些指标的上升又会促使一些经济先行指标向好的方向发展。只要国内外大环境不出现明显震荡,上海经济的继续稳健发展是可以期待的。当然,我们也需要更加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现实,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动力不足的倾向,城市商务成本升高的潜在因素等,都要求我们时刻加强“预警”,为上海经济在高平台上的增长排除更多干扰,获取更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