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两岸“大三通”的实现,闽台旅游交流与合作越来越火热起来。建立海峡两岸旅游合作(武夷山)示范区、促进闽台旅游交流与合作的建议,也在正于这里举行的福建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应运而生。
顺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潮流,福建发挥对台旅游先行先试的积极效应,正着力联合东岸,携手打造“海峡旅游”品牌,将海峡旅游区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参加是次政协会议的台盟南平市委员会副主委陈培仁委员认为,在武夷山设立海峡两岸旅游合作示范区,具有提升“海峡旅游”形象的推动作用,可使之成为两岸旅游交流的重要平台和产业对接的桥梁与纽带,为打造“海峡旅游区”的成熟形态创造条件。
据他分析,武夷山已经具备建立海峡两岸旅游合作示范区的基本条件:一是旅游资源,武夷山已具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森林公园、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诸多金字招牌,是福建最大、最重要的旅游品牌。
二是历史文化,有“千载儒释道”之誉的武夷山文化积淀深厚,是闽越文化的摇篮;与台湾文化源远流长,有朱熹理学文化,有洞顶乌龙一脉相承的茶文化,有心系故里的佛文化。
三是合作基础,武夷山近年来不断加强与台湾的旅游交流与合作,已实现与台湾阿里山的旅游对接,在大陆首开了两岸旅游对接的先例。
陈培仁委员建议,以海峡两岸旅游合作示范区为平台先行先试,应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和支持台商到武夷山开发建设独具特色的台湾主题公园、餐馆、酒店、度假村、购物街和美食街,开办旅行社;打通武夷山对台直航的空中通道,创建闽台旅游合作长效机制,形成海峡两岸旅游市场的一体化。(罗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