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出现新气象:高新技术成果戴上专利的桂冠,抢手!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统计的数据表明,今年专利技术交易成交额已达157.3亿元,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倍多。
记者在技术产权交易所看到,专利项目受到风险投资商和科技企业的热情追捧。西安纳贝生物工程技术公司用生物工程技术提炼的医药中介体获发明专利后,上海张江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一次投入660万元,使这项专利项目顺利走上生产线。高柯科技研发出一种新型家电生产材料,由于资金短缺难以产业化,上海韵麟科技有限公司十分看好这项专利技术,果断出资500万元予以买断。
“专利客观地反映了成果的科技创新含金量。买专利,能让企业节省研发时间,迅速进入这个领域,并独占市场。”上海浦东龙峰建筑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有意在生物医药领域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前不久,他们和一家生物医药企业共同看中了上海松之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的“猪血来源纤维蛋白胶”项目,让这项专利作价188万元直接入股,经济效益果然不出所料。据技术产权交易所总裁蔡敏勇介绍,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多个专利多条路,专利不仅能带来有形财产,还能带来无形财富,甚至可以用专利权质押,获得银行的贷款等。因此,专利作为无形资产入股的“身价”不断看涨,最高的已逾1千万元。一些企业在选择股权、产权重组交易对象时,也把对方有无专利作为选择的重要条件。上海华实医药研究开发中心挟专利之优势,被上海一家科技企业高价收购产权。
让科技企业欣喜的是,上海已形成了专利交易的商品化、市场化平台,使专利交易趋于国际化,形式多样化。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遍布全国26个省市的32个分支机构、设立于美、日、德、英等国家和地区的9个信息联络处及众多海外会员,“捕捉”专利的触角四通八达,其信息网络中可查询的中外专利已逾万项,今年成交的专利项目的50%均为跨地域交易。交易形式不仅有专利转让、专利投资入股,还有与企业的产权和股权“捆绑式”集合交易,为科技企业买卖专利、促使专利产业化开辟了多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