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在日前召开的郊区水利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副市长冯国勤要求坚持规划先行、科技兴水、建管并举,以新思路、新举措高水平地推进郊区水利现代化建设。冯国勤指出:人类的文明史在很大程度上是治水的文明史,因此,水利不是一般的基础设施,它是城市文明的象征,而且和公路一起构成城市的筋络,水利并集中体现城市的精致和神韵。在上海建设世界级城市和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新时期,郊区水利建设要从单一的防洪除涝向改善水质、加强水环境保护转变;从单一引水灌溉的补缺型向生产、生活、生态相结合的功能型转变。要以“安全、资源、环境、景观”协调发展为取向,坚持水环境建设、水资源利用、水文化营造并举,努力构建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现代化水利体系,充分发挥水利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屏障作用,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资源财富作用,提升城市品味的形象作用。(1)加强规划,坚持高起点推进郊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要把水利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的框架之中,结合郊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建设,科学制定水利现代化指标体系,切实解决好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景观的协调发展。(2)加强科技,坚持高水平推进郊区水生态保护。要改变单纯依赖人力发展水利设施的做法,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推进水利建设手段和方法的科技化、现代化。(3)加强整治,坚持高标准推进郊区水环境建设。抓住冬春有利时机,集中力量推进重点地区的水系整治,包括崇明水系改造一期工程、夹塘地区水系改造工程、“一城九镇”水系改造工程等。(4)加强责任,坚持高要求落实郊区水利建设各项措施。要把责任化为行动,争取每年每个乡镇都能有一个水利建设的样板工程,以此带动面上工作。(5)加强改革,坚持高效能探索郊区水利建设新机制。要改变直接用行政手段组织农民搞农田水利的做法,探索运用市场机制调动社会各方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