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外商投资超百亿美元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67

  聚焦申城、抢滩上海,正成为越来越多外商的选择和追逐目标。据预测,今年上海吸收合同外资将超过1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约50亿美元,双双刷新历史纪录。在全球跨国投资大幅下挫的背景下,中国利用外资一枝独秀,其中申城成为外商投资首选地之一。这充分说明上海这张“名片”,对世界各国的吸引力正与日俱增。
  抓住申城被国家列为服务贸易领域先行开放试点城市的历史机遇,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成为今年本市利用外资的重要突破口和“重头戏”。上海百红公司、东方兰氏医院、安吉汽车租赁公司、孚宝港务公司、英国学校、浦东威望迪自来水公司、国安基金管理公司、永安广裕影城公司等一大批服务业外资企业相继落户浦江两岸。据统计,今年1~11月,本市新批服务业外资项目1329个,吸收合同外资3..78亿美元,项目数、合同外资分别占全市总数的46.31%和32.46%。一年的实践表明,上海要发展成为与纽约、伦敦、东京并驾齐驱的世界级大城市,除了应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服务业的开放和繁荣至关重要。只有借梯登高,巧用外力,上海才能加快步伐赶上去。
  上海各级政府致力于改善投资软环境的种种努力,使各国企业投资申城的信心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年底之前,上海口岸已提前实现“大通关”目标,出入境货物通关时间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海运进出口货物通关提货、发货在24小时内,空运进出口货物通关提货、发货在12小时内。不少外资企业因此纷纷增加投资。今年5月,英特尔公司高层人士宣布,因上海口岸通关速度大大加快,英特尔决定把奔腾4处理器全球四分之一的生产订单放在上海。从今年起,上海开始用3年时间,在国内率先建立全市性企业和个人诚信体系。申城还进一步精简政府机构,提高办事效率,自8月1日起,市外资委、市工商局将外资项目审批时间从五周缩短至三周。规范有序的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成为申城吸引外商投资的又一重要竞争优势,打击走私和假冒伪劣、保护知识产权、维护法律法规的尊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在上海始终得到严格执行,并一直领先全国。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前年和去年,申城利用外资连创历史新高,吸收合同外资分别达到63.9亿美元和73.73亿美元。在如此高位上,今年上海吸收合同外资仍然比去年猛增近4成。跨国公司纷纷将地区总部、中国总部、营运中心、跨国采购中心和研发中心落户浦江两岸。截至昨天,投资落户申城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已达80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