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市房地产业持续发展再添动力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78

  “据不完全统计,自今年7月份‘2002年上海房地产品牌大型推展活动’开展以来,本市共有44家房地产企业新注册商标85件,但到目前为止,本市198个著名商标中无一房地产商标。”这是记者从市工商局获得的信息。
  据悉,到2002年11月底时,上海的有效注册商标总量已超过6.36万件,是1990年的4倍多。但在不断增长的注册商标中却很难见到房地产商标。与此同时,2001上海房地产占GDP的比重已从1991年的1.4%上升至6.4%,房地产开发企业达到4000多家。有限的房地产注册商标与快速发展的房地产经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原因主要是房地产类企业开发之初片面重视经济效益,较少顾及企业品牌形象塑造,甚至出现了有的企业由于不具备专业法律知识,导致苦心培育多年的品牌竟然是别人已注册商标的现象。
  在现代竞争中,商标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素,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房地产商标的发展战略,不仅是企业经营的策略问题,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问题。今年7-10月期间,由市工商局、市房地局、市住宅发展局等政府职能部门倡导牵头,市房地产业协会、市商标协会、市消费者协会主办,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等新闻媒体参与支持,开展了“2002年上海房地产品牌大型推展活动”,以进一步推动上海房地产业树立商标品牌意识,实施商标品牌发展战略,进而达到提高上海房地产业综合竞争力,促进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目的。该活动共有62家房地产企业自愿报名参加,其中既有上海房地集团、绿地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也有嘉华、东方金马等外商投资企业,还有鹏欣、新梅、沙田等近年来迅速成长的私营企业。一些上市公司,如上海置业、中华企业、金桥股份、复地股份、证大世纪、金丰投资等也积极参加了此项活动。大华、中华企业、东方金马、达安、复地、绿地、绿洲、联洋、新梅九家企业被评为“2002年上海房地产关注品牌”。
  政府部门的把关,行业协会的协调,新闻媒体的宣传,都是上海房地产业增强商标意识的外因,关键的内因还在于房地产企业自身。在推展活动过程中,市工商局等政府职能部门为房地产企业开展了商标宣传和其他法规培训,使房地产企业的商标品牌意识大为增强,仅活动开展以来三个月间就有44家企业新注册商标85件。部分企业开始注重商标的无形资产运作和保护,如召开品牌发展研讨会,成立专门品牌研究管理机构,统一企业字号和商标,完善商标注册组合,延伸商标注册范围等。同时,许多企业都明显重视了对客户投诉的处理和售后服务。如上海房屋置换股份有限公司主动到市消协了解客户投诉情况,并在一周内将投诉全部妥善处理完毕。还有一些大型房地产企业成立了专门的客户服务中心,方便消费者。
  市工商局表示,要在重视、支持和帮助房地产企业实施商标战略的同时,与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协作配合,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广告虚假、面积“短斤缺两”、中介市场混乱、物业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切实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房地产商标保护和品牌建设,推动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