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造船业迈向世界级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70

  东海之滨,上海造船工业昂起龙头:一期投资32亿元的外高桥造船基地全面投产,两座分别长480米和360米的大型船坞气势恢弘;沪东中华重组1年多来,优势互补,造船能力突破100万吨级;上海船厂崇明基地建设顺利,10万吨级“祥生”号浮船坞已安装完毕,年底将形成修船能力;江南造船厂的跨海火车渡轮、化学品船等新船型不断涌现……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海四大造船基地瞄准世界级造船工业中心,开始向拥有300万吨能力、能开发大批高技术含量船型的目标冲刺。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日前提出,“到2010年进入世界造船集团3强,2021年努力成为世界第一造船集团”。中船五大造船企业中,外高桥、沪东中华、江南、上海造船四个企业都在上海,这意味着上海造船企业将在中国造船业迈向世界一流的航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上海造船企业以新思路求发展,着力提升生产能级,提高科技含量。以往集中在浦江两岸的造船工业布局,显然难以适应大发展,上海造船工业开始向东海之滨、长江口转移,新基地、新船坞迅速崛起。外高桥造船厂投资32亿元的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两座大型造船坞各配置600吨门式起重机1台,钢材切割、平面分段、曲型分段、分段涂装等生产设备先进,形成年造船总量105万载重吨的能力。上海造船厂、江南造船厂将进行搬迁,上海造船厂在搬迁崇明过程中,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方案,续建10万吨级修船浮船坞,修船舾装码头,7万吨级船台及相应设施、设备,年造船能力由过去的16.5万吨向35万吨挺进;江南造船厂搬迁选址工作和发展规划也在进行过程中。按照中船集团的计划,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项目初步完成后,上海造船能力将在明年内上升到300万吨。而且按照中长期规划,上海造船能力将力争在2010年达到800万吨左右,相当于目前国内造船总吨位的2倍左右。
  发展依靠科技创新。今年以来,国际船舶市场形势不容乐观,申城造船企业进一步提升研发能力,推出新船型,添补世界市场的空白,以“人无我有”的产品来吸引航运企业的目光。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在17.5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的设计中体现“绿色意识”,将燃油舱安置在货舱区顶边舱内,并带有双层隔离空舱,以避免在海损事故中燃油泄露,如今已拿到7张定单;该公司完成设计的23万吨级超好望角型散货船,采用双壳体结构,为燃油泄漏安上“双保险”,是世界上第一艘采用双壳结构的特大型散货船,引来一些国外企业考察询价。江南造船公司强化新船型的预研能力,以液化气船、化学品船等众多小吨位新船型来开拓市场,其中半冷半压式乙烯液化气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运载的乙烯液化气要达零下104摄氏度,普通钢板沾上这种液体,就会因“冷脆”而出现裂缝,该公司采用特殊钢材加工,精心设计船舱,保证了运输过程的安全;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在成功推出液化石油气船后,又开始了液化天然气船的研发,以适应潜力较大的清洁燃料运输市场,而航运“巨无霸”―――载重7000标箱的集装箱新船型,正在抓紧开发设计。

相关阅读